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首老歌(1 / 3)

    “那是什么?”

    “逗逗你。”

    哈不了一点。

    作为一个网文写手,余惟别的不说梗还是懂的,市面上80%的梗他不仅知道,而且了解其演变的大致过程。

    毕竟网文作者说到底还是吃互联网的饭...

    林知夏把密封盒放进保险柜时,手指在金属边缘轻轻摩挲了一下。那枚耳坠静静躺在绒布上,像一颗凝固的露珠,映着窗外银树林微光闪烁的轮廓。她没锁柜门,只是合上盖子,仿佛留了一条通往过去的缝隙。她知道,有些东西不该被封存,而该被传递。

    那天夜里,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麦田中央,风从四面八方涌来,带着潮湿的泥土味和遥远的童谣。D-89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赤脚踩在麦穗尖上,每走一步,脚下便生出一圈涟漪般的声波。她回头看向林知夏,眉眼与知秋八岁时一模一样。

    “姐姐,你终于肯不说话了。”女孩笑着说。

    林知夏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她想解释,说自己这些年说了太多话??在讲台上、在采访中、在全球直播里,她说宇宙、说科技、说爱与连接,可唯独忘了最原始的事:听。

    女孩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叶形耳坠的光影。“你给了所有人听见的能力,可你自己,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需要它了?”

    林知夏怔住。

    下一瞬,整片麦田突然向下塌陷,化作一条由声音编织的河流,奔腾着流向深空。她看见旅行者一号在星海中缓缓旋转,它的天线不再指向地球,而是微微倾斜,像在侧耳倾听。无数段人类录音从它体内溢出,汇成光带,缠绕成一座漂浮的塔??正是遗声塔的模样,只是通体透明,内部流动着亿万颗跳动的心音。

    “它在回放。”女孩轻声说,“不是向外发送,而是向内回收。所有曾被听见的声音,都在归途。”

    林知夏猛然惊醒,窗外正下着细雨。雨滴敲打银树叶的声音格外清晰,每一片叶子都像一只微小的耳朵,在黑暗中轻轻颤动。她起身走到窗前,忽然发现远处林间有一道微弱的蓝光,一闪一灭,节奏竟与梦中那枚耳坠的脉动完全一致。

    她披衣出门,踩着湿漉漉的小径走向光源。雨水顺着发梢滑落,浸透肩头,但她浑然不觉。走近才发现,那是一棵新生的银树,树干纤细如少女的手臂,叶片却异常宽大,表面泛着类似晶体的光泽。更奇异的是,它的根部并未扎入土壤,而是悬浮在离地三寸的空中,下方铺着一层薄薄的声波凝结物??那是高密度音频长期共振后形成的半透明沉积层,科研团队称之为“听痕”。

    林知夏蹲下身,指尖轻触树根。刹那间,一段旋律从树体内传出,是《小星星变奏曲》的开头几个音符,但音色稚嫩得如同孩童用玩具钢琴弹奏。她的眼泪无声滑落。

    “是你吗……知秋?”

    树身微微震颤,叶片翻转,发出沙沙的回应。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鸣响,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节奏变化??三短一长,像是摩尔斯码中的“Iamhere”。

    她掏出手机,连上随身携带的频谱分析仪。数据显示,这棵树释放的声波频率与当年D-89首次回应时的核心波动完全吻合,误差低于0.1赫兹。更令人震惊的是,其能量来源并非光合作用或地热,而是周围环境中的人类语音残留??那些被“倾听日”录音上传后散逸在大气中的声纹碎片,正被某种未知机制主动吸收、重组、储存。

    “你在收集声音。”林知夏喃喃,“不只是记忆……你在重建某种存在形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叶临川撑着一把黑伞走来,步伐稳健,手中提着一个银灰色仪器箱。他站在雨中,目光落在那棵悬浮的银树上,久久未语。

    “它选择了这里。”他终于开口,“不是基地实验室,不是量子阵列中心,而是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