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二世祖发力,难得良机(2 / 3)

海外分封的诸王也绝不可能敢不给大明天子、他们的兄长朱标一份面子,可日后?

一代传承一代。

他们这些人或许也能够大有所为。

尤其是在这洛阳新都之内暂时没空闲之位的那些二代权贵,更是如此了。

在大明朝他们没有位置,可是在大明朝之外?

或许也能够如同铁路局的局长冯诚、户部尚书李祺一般,在海外有着他们的大好良机。

……

信国公府内。

还未到日上三竿,可府里面的动静却是丁点不小。

府内的大小姐汤玉自是已嫁入陆羽府中,可如今这府上的嫡长子、未来信国公府的传承人,到了眼下还没个好的前程。

虽说有着信国公汤和这老一辈的人在,自是能够稳住一二,可青黄不接,终究是让他们这些武将军贵派系的老人着实犯愁。

“老头子,这是个机会。”

汤鼎破天荒地大声喊道,手里面拿着一份《大明日报》,巴不得在第一时间告知给面前的汤和,“老头子,换做之前不去海外便也罢了,陛下有所忧心是正常的,可如今就连先生也都一同前去,所带之人不过也就身边的学生、家丁亲卫罢了,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这或许就是我汤家的前路。父亲该明白这其中的好处利益的。”

汤鼎继续开口。

他言之凿凿、据之有物。

汤和取来双透镜。

如今的他已是有些老眼昏花,不过还好带着工部那边用烧制的琉璃细细打磨所做出的老花镜,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将老花镜戴在鼻梁之上,仔细浏览着《大明日报》上的内容,良久过后,汤和才像模像样地点头:“这件事倒的确可以尝试一下,有着先生带队,应当是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对你而言也的确是个良机。”

见父亲赞同,面前的汤鼎立刻大笑:“那是当然的。由先生带队,哪怕到了海外之处,也绝不会有什么危险。”

“父亲这是同意了?那儿子可就开始准备了。之前被李祺、冯程还有郑国公府的常茂他们抓住了机会,如今好歹也都该轮到咱们了去,绝不能一直落在后头。”

在汤和的示意下,这信国公府的嫡长子汤鼎做起事情来大手一挥,旋即一整个国公府都开始四处忙碌,不知晓的人还以为他们国公府是要搬家了,让人哭笑不得。

而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了其他国公府还有一众朝堂文臣之内,除了那些在庙堂之间身居高位的。

对于这些勋贵权贵而言,这都是一份大大的机会,没人愿意错过。

“还请母亲和兄长助力。”

翰林院如今的侍读常升微微拱手,面庞之上带着一丝恳求。

郑国公府大堂之内,郑国公常茂和国公府里的老夫人蓝氏两人待在一处,听着常升的言说,心里面自是有所动心。

可若是面前的常升真留在了那海外之处,届时他们郑国公府在这洛阳新都、在这中原大地的前程,恐怕就麻烦。

“实在不行让你三弟去,如今他在洛阳新都之内,虽已是到了五军都督府的高位,但往日同先生之间走的终究是稍微近一点,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且你如今不是也入了翰林院,已成仕途,再进一步便可成就学士,假以时日,这翰林院势必能让我常家、让我郑国公府百尺竿头。”

“如今离去,这翰林院之前的履历岂不是太过可惜。”

郑国公常茂暗自考量,徐徐说道,并非是为了他孤身一人,而是为了一整个常家。

没过多久,老妇人蓝氏同样开口:“我儿有雄心壮志、远大志向,这是好的。可对于如今的常家而言,你留在这大明境内,对我常家的助力更多。”

“切莫因小失大。”

“还请母亲和兄长放心,哪怕我前往海外,也绝不会影响我常家在朝中的地位。”

常升随后开始解释,“儿子了解到,此番前行之人数不胜数,还有着各处的达官显贵之子同行。”

如此才让常家的这群人稍稍安心。

而很快,这股风气就顺理成章地传到了宫内。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脸上泛起一丝无奈,来到武英殿内汇报。

朱标知晓后先是一阵沉默,随即想摇头。

“先生此举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