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天盛二年,百官送行(2 / 3)

>

可这热闹偏生最难求。

儿孙有儿孙福,也有儿孙自己的事,老一辈不想打扰,心里面却也的确有所渴求。

幸好这新春佳节的热闹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

随着日头西斜,洛阳新都的喜气渐渐退去,百姓家重新开始忙碌,皇家的人继续忙于国朝政事,各处人忙各处事。

而陆羽也到了即将离去、离开这洛阳新都的日子。

“没怨着咱?也没怨着标儿?”

朱元璋这一日专门前来相送,在洛阳新都城门之处,对着陆羽问道。

陆羽直直地白了他一眼,呵呵一笑:“微臣也要有这个胆子才成,太上皇。”

话锋一转,竟说起了河南大旱的事宜。

“臣虽在家中,却也听说了。”

陆羽嘱咐了几句,建议利用实学之道,以工代赈,效果定会不错。

朱元璋却不怎么乐意听:“这些事等你回来有空,直接跟标儿说即可,跟咱用不着说这么多,咱也懒得操心。”

“转性了?”

陆羽目光满是惊奇地问道。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随后又像长辈那般循循善诱,赶忙嘱咐:“你小子素来聪慧,这一点咱国朝上下百姓朝臣恐怕没人不清楚。

但海外之处终究有些不一样,尤其是那海外之地,更是得谨慎为上。

海浪袭来可得第一时间避险,还有航海士、四处的勘舆图……”

渐渐地,朱元璋也反应过来自己说的话的确有点多了,于是又恶狠狠地瞪了陆羽一眼,闷不作声地转过身子,埋着头就朝远处走去,确实一时半会和陆羽没什么旁的话要说了。

城门之处。

见父皇离开,朱标也上前和陆羽寒暄一阵。

朱标拍了拍陆羽的手,低声道:“其实先生不必离去的。”

陆羽抬起头,状若无辜,一脸茫然:“此事同陛下无关,微臣不过只是想去海外走走,去天下四处看看而已。”

朱标洒然一笑,目光却灼灼地直勾勾看着陆羽,还带着一番若有若无的审视。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陆羽淡淡一笑,同样点头。

这一刻。

他们君臣二人互相看着彼此,面上情谊深厚。

可各自心里面却都明白,君臣之间已是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恐怕只有少许特殊时刻才能回归以往那般的师生情谊,其余平常时候,不过君臣而已。

终究是离东宫之初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洛阳新都城门外的官道上,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前行。

此处的亲卫已达数千人。

若单单只有陆羽这位实学圣贤,有数百精锐已然足够,可偏生还有信国公之子汤鼎、傅忠、徐增寿、常升等一群二世祖,自然使得亲卫数量大幅度增加,才有了当下的规模。

陆羽的马车上,汤鼎、傅忠、徐增寿、常升四人端坐于此,把狭窄的马车挤得格外拥挤。

陆羽一眼看去,脸上带着嫌弃:“不用如此?我这先生当下又跑不了。更何况你们不都跟着登上这艘‘大船’了吗?”

“怎的还怕我这先生在海外之处把你们一一赶走?”

“放心,做不出这种事。”

陆羽摆动着手臂,安抚着他们。

该说不说,这数千人的队伍,近三分之二都是汤鼎、傅忠、徐增寿、常升这些二世祖的人。

陆羽就算想甩开这些人,随便来个人通风报信。

他也走不了。

陆羽敞开了说。

顿时马车内的汤鼎、傅忠、徐增寿数人直直看向了常升。

俨然间,常升便是这群二世祖队伍之内的领军人物。

“辛苦了。”

陆羽目光同样朝常升看去,见得常升腼腆一笑,微微欠身:“既是先生开了这个口,我们自然是乖乖听从,先生说如何那便如何。”

常升一边开口,动作娴熟地转身下了马车,到另外一辆马车之上坐定。

由他带头,余下的汤鼎、徐增寿、傅忠等二世祖也全都陆续下车,分别坐上了其他的马车,或者干脆就在马车两侧,同一众队伍随行踏足而行。

见这群小子离去,陆羽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