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2章 专访里的『杀招』(3 / 3)

失败在哪里?我们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指导来开展工作,哪里失败了?」

    「今年庆和县GDP要突破两百亿元了,到时候全省第一,失败吗?」

    「我也是无产阶级,我家里人都是无产阶级,我爸我叔叔我爷爷都是农民,我舅舅是打工人,农民和工人就是无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们这几年都赚到钱了,因为市场变好了,赚钱就多,这跟什麽阶级,什麽制度无关,这是市场最基本的运行逻辑。」

    「你要说他们穷,他们会跟你急,因为我舅舅正准备买一辆小汽车在村里炫耀呢,他穷吗?」

    「见微知着,以小见大,一个人如此,一个县如此,凭什麽全国不是这样?」

    「我不知道提出这种论调的是谁,如果是专家学者,我劝他重读马克思,重上井冈山。」

    「如果是老百姓,那我劝他来庆和县走一走,看一看,在庆和县安定下来,他会发现他思维的错误。」

    杨东的回答一出,黑岩林先是叹了口气,后又松了口气。

    叹了口气是因为自己这个问题没有难住杨东,没能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松了口气也是因为杨东回答的很好,杨东没有毁在自己手上,自己松了口气。

    「最后一个问题,杨书记如何看待四十年前的悲剧?」

    黑岩林最后的问题,就是那位领导对杨东的绝杀!

    但杨东听后却只是微微摇头一笑:「我不评判超过我年纪以上的历史,你可以问我2008年的京城奥运会,也可以问我2010年世界杯。」

    黑岩林错愕的看向杨东,傻眼了。

    原来年纪的优势,还能用到这上面?

    不评判超过自己年纪以上的历史,太TM鸡贼了。

    可你又能说什麽?人家的确没那段历史年纪大,你还能怎麽问?

    问一个十岁的孩子,你知不知道三十年前孩子玩的游戏是什麽?

    问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你知道一百年前的老年人有胡子吗?

    这不是扯淡吗?

    人家不了解,你问了也没用。

    同理,放在杨东身上也是适用的。

    黑岩林笑着感慨,调整心态,然后朝着杨东伸出手去。

    「杨书记,感谢您参加我们的对话节目。」

    「相信这期节目,一定会收视创新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