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慈烺知道他是为了大明国债的事情来的,赶忙将人请进了书房。
倪元璐一进书房,便恭恭敬敬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这是户部关于大明国债发行的章程,还请您过目一下。”
朱慈烺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伸手接过了奏疏。
他大概翻看了一下,首先看到的利息。
户部最终决定大明国债的利息为一分,也就是购买一万两银子的大明国债,一年之后连本带息是一万一千二百两银子!
这个利息在这个时候那可是相当的高了!
除此之外,奏疏上详细地记录了大明国债发行的各项细节和安排以及分配。
别以为大明国债只要印出来,然后直接推广就会有人争着抢着买,事实上事情压根不可能这么简单。
首先,这次要发行的可是三千万两的大明国债!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光是凭借京城一地的百姓、富商以及勋贵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国债。
所以必须要将这三千万两的大明国债分摊到全国各地。
具体哪个省份多一些,哪个省份少一些,这可都是需要经过仔细考量的,毕竟各地的经济状况、人口数量等因素都不尽相同。
所以最近这两天时间,户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忙着这件事情。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讨和规划,他们最终确定了分配方案。
其中,京城作为首都,因为官员和勋贵以及富商比较多,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所以分担了八百万两的额度。
另外,南京作为留都,虽然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经济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所以分担六百万两的额度。
剩下的一千六百万两则根据各省份的具体情况分摊到各地,由各地官府负责进行推广。
当然,河南和陕西因为情况特殊,所以这次国债分配就直接越过了他们。
即便如此,户部还是决定单独给秦王划分一百万两银子的额度过去。
不过这笔银子就不必运到京城了,直接交给孙传庭就好,毕竟孙传庭在陕西也不容易,这笔银子就给他当做军费了。
由他来负责这笔银子的使用和监督。
除了秦王之外,各地的藩王多少也要分担一些,最低十万两银子,上不封顶。
不得不说,户部对于大明国债的分配还是十分合理的,既考虑到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又兼顾了各方的利益。
朱慈烺看完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就这么办吧。”
倪元璐随即道:
“臣遵命!”
紧接着,倪元璐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说道:
“太子殿下,这件事情臣暂时还没有和内阁以及其他大臣商议过,臣觉得是不是应该和他们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