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糟了!朝鲜使臣和建奴人质打起来了!(2 / 7)

    起初,涉及到的百姓们难免有些抵触,毕竟那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或是苦心经营的生意场所,怎么能说拆就拆呢?

    这未免也太不讲道理了!

    朝廷自然也是考虑到了这点,所以这次给出的补偿银子自然也是十分丰厚。

    白花花的银币往桌上一放,再加上官员们苦口婆心地解释修路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少人也就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但凡涉及到拆迁的百姓和商户,大多数都发了一笔横财!

    朝廷给的银子足够他们再买两座同样规格的房屋或者商铺了。

    比如某条胡同里的老李头,原本守着一间破旧的小铺子过日子,正因为这间铺子刚好在路口,所以必须要进行拆迁。

    一间小小的铺子,朝廷居然给到了一百五十两的拆迁补偿!

    拿到补偿款后,这老李头简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他的那间小铺子当年也只是花了三十两银子买的,现在却是翻了五倍!

    这些钱足够他重新买上一间商铺,并且养老了。

    一时间,因为拆迁发家的故事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原本对修路还有些怨言的百姓,也都开始盼着这种好事能落在他们头上.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每天还没亮透,京城的城门刚一打开,两万漕工们便扛着工具,迈着匆匆的步伐进城,朝着各个工地汇聚。

    等到夕阳西下,余晖将城墙染成血色时,他们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排着长长的队伍返回城外的住处。

    远远望去,这支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京城与城郊之间日夜穿梭。

    当然也有人私下里忍不住抱怨。

    “白天在城里当牛做马,晚上回城外睡破屋子,这日子可真不是人过的。”

    可话虽这么说,摸摸怀里比寻常劳作多三成的工钱,又都把抱怨咽回了肚子里。

    毕竟这年头,能有口饱饭吃,还能攒点钱寄回家,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

    朱慈烺虽说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但始终心里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因此闲暇之余,他也会换上一身便服带人走到京城的大街小巷,亲眼瞧瞧工程的进展。

    只见整个京城几乎都被施工的热潮所笼罩,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两万三千多名工匠和漕工分成数百个小组,在各自的区域里紧张地忙碌着。

    有人抡起大锤,奋力砸向坚硬的石块,巨大的敲击声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

    有人推着装满石料的独轮车,在狭窄的通道里穿梭,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还有人将搅拌好的水泥浆均匀地铺在路基上,用木抹子反复抹平,汗水不断地滴落在灰白的水泥面上,瞬间就蒸发成了小小的白印。

    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朱慈烺的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担忧,忍不住向随行的工部官员问道:

    “照这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