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什么情况?朕一上朝,大明就要亡国了?(4 / 7)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修路的事情。

    京城作为大明的都城,道路的畅通与否不仅关系到京城的日常运转,更关系到朝廷的颜面和威望。

    为此,他特意召见了一下工部尚书周士朴。

    在召见时,朱慈烺再三跟他讲明了此事的重要性。

    “周尚书,此次修路之事,关乎京城乃至整个朝廷的大局,务必高度重视,不可有丝毫懈怠。”

    工部尚书周士朴自然也是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满口答应下来,甚至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修路,在您回京之前一定会修好全部的水泥路,若不能完成此任务,臣这个工部尚书便主动请辞。”

    果然,文人和武将就是不一样!

    这要是武将的话,立军令状的时候一定会说完不成任务就砍掉他的脑袋之类的话。

    耳而文人,最严重的也就是罢辞官而已!

    当然,朱慈烺也没想砍谁的脑袋。

    随后,朱慈烺又召见了几位内阁大臣。

    然后和几位内阁大臣详细交代了一些朝政方面事情。

    其实这方面朱慈烺的担心倒是有些多余了,因为处理朝政对于几位内阁大臣来说并没有什么任何的难度。

    毕竟几位内阁大臣处理朝政已经十分熟练了,朝中事务基本上不需要朱慈烺操心。

    再加上崇祯已经答应过不会在政事上指手画脚,给予了内阁大臣们充分的自主权,所以在朝政处理这方面,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来到了两天后。

    这一天一大早,朱慈烺乘坐着崇祯的龙辇,带的约莫两万人的队伍缓缓向宣府出发了。

    本来按理来说,龙辇这玩意儿只有崇祯才有资格坐,哪怕是朱慈烺这个大明太子也没有资格,但是此刻却没有任何人敢说什么。

    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件事情是崇祯特许的!

    既然皇帝都答应了让太子乘坐龙辇,其他人又敢多说什么?

    另外,因为昨天晚上早就发了每人十两银子的开拔费,所以此时此刻,出征的将士们都是精神大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出征又是立功的时候了。

    就算不能立功,也有一笔数量不菲的赏银拿。

    随后,经过简单的仪式之后,大军缓缓开拔,向着宣府进发。

    在大军的身后,站着的数十位前来送行的文武大臣。

    看着朱慈烺乘坐御驾缓缓离开,大臣们遥遥拱手,随后便各自离去了。

    有些人忍不住松了一口气,毕竟太子爷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也能稍微轻松一下了。

    当然,他们也只是轻松一下而已,可不敢胡来。

    毕竟谁都知道,太子爷虽然不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