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明以后每年的税收有多少?答曰:八千万两白银!(3 / 7)

许有人会心生疑惑,倪元璐今年都七十多了,为何还要如此拼命?

    难道户部没了他就无法运转吗?

    其实不然!

    要是正常情况下,倪元璐绝对不会这么拼命,但是明显,眼下的情况并不正常。

    因为眼下户部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工作要马上进行核实统计,片刻也耽误不得。

    这件事情就是重新制定天下田亩的税收!

    随着各地的欠税陆续进京,一同而来的,还有整个天下详细的田亩数量。

    之前朝廷在收取天下欠税之时,顺带对天下田亩进行了重新丈量,这一量可不得了,新统计出的田亩数量,远比旧鱼鳞册记载的要多得多,且各项数据更为详尽。

    对于户部而言,这些田亩数据堪称真正的无价之宝,因为它们将直接决定往后大明每年的税收数额。

    更何况,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的新政马上就要推行,需要重新制定新的税收,身为户部尚书的倪元璐根本片刻不得闲。

    经过了整整两天两夜的紧张统计之后,倪元璐与户部的一众官员们终于将天下田亩的数量统计完毕。

    合计大约为七亿三千万五百三十二万亩,不过,其中河南与辽东两地因正深陷战火,局势动荡,无法进行详细统计。

    所以,这两地目前不在统计的范围之内。

    然而即便如此,这一数字相较崇祯十年统计的田亩数,还是足足多出了两亿亩!

    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大幅增长?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主要是因为此次朝廷的手段足够强硬,但凡有不配合缴纳欠税或者丈量田亩的,一律以违抗皇命论处,直接抄家灭族!

    这般雷霆手段之下,那些平日里惯会隐匿田产的士绅以及富商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哪里还敢隐瞒分毫?

    实际上,这还并非大明全部的田产,边境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因种种客观因素,暂时未能统计在内。

    还有就是北方贫瘠土地常按二到三亩折合一亩计算,一些刚开垦出来的耕地也没有计算在内。

    若将这些地区全部统计在内的话,大明总耕地面积怕是远超八亿亩。

    不过当下,也只能先按照七亿亩来制定新的田税了。

    各地粮食种植品种多样,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产量自然也参差不齐,这便导致收税方式无法一概而论。

    如此复杂的情况,绝非倪元璐一个户部尚书能够独自决断。

    毕竟这关乎大明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税收根基。

    依照朱慈烺之前的规划,此次田亩丈量之后,税收标准一旦确定便不再轻易更改。

    如此重大之事,倪元璐也不敢擅作主张,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倪元璐每天都会来到内阁,和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一同商讨此事。

    因涉及的数据资料极为庞大繁杂,所以一连商量了几天都没有个结果。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