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士绅不纳税?谁他妈告诉你的!(4 / 8)

夏税还和以前一样。

    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对吧?

    但是要知道之前朝廷已经免除了三饷,可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今年的夏税岂不是只有以前的一半?

    再次抬头看向薛之祺,薛国观就看到他正一脸的纠结,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又不敢说。

    薛国观瞬间明白了过来,要知道自家这个大儿子可是户部郎中。

    户部的事情,即便他这个内阁首辅也不能轻易插手。

    若是在以往,薛国观可能也就不问了,免得让自家儿子为难。

    可是现在他实在是心里没底,莫名的一阵后怕,于是赶忙问道:

    “有什么话直说便是,等明日一早,为父会和户部尚书倪大人说清楚此事的,他断不会为难于你!”

    “再说了,事关朝廷税收,内阁肯定是要过问的!”

    薛之祺听到这话松了口气,随后这才说道:

    “户部今天刚收到各省的奏报,今年的夏税加起来只有五百万石大米、一百万石小麦、金花银七十万两、黄金十万两、其他物品若干。”

    什么?

    听到这话,薛国观只觉天旋地转,差点没晕过去。

    整个大明朝半年的赋税居然只有这么点?

    要是让皇帝和太子知道了,那所有人可就大祸临头了!

    很明显,南方的那些士绅们还在肆无忌惮地偷税漏税!

    北方的赋税少也就不说了,毕竟北方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祸害的不成样子了,税收少点勉强也可以理解。

    可是南方的税收是什么鬼?

    要知道南方一直以来可都是安稳的,从未爆发什么农民起义。

    可是今年南方的税收居然只有五百万石大米?

    这不是扯淡呢吗?

    要知道洪武年间,光是南方的夏税可是足足有一千三百万石!

    即便后来降低了南方的赋税,夏税差不多也有一千万石左右!

    看起来似乎洪武年间的夏税和崇祯年间的夏税只差了一半?

    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之后朝廷又把税收给提高了,洪武年间是二十税一、中间又增加了一些,差不多到了十五税一。

    到了崇祯末年,也就是现在,实际上朝廷规定的是十税一!

    这还是免除了三饷之后的正常税收。

    也就是说是,现在这个时候,朝廷要收的南方夏税其实应该是两千万石!

    可实际上呢?

    居然只有五百万石!!!!!

    比朝廷规定的整整少了三倍!!!!!

    而且要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