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回 驰援五百里(3 / 4)

莫沉也同样心知自己此刻的状态确实堪忧。连续四日不眠不休的极限赶路,期间数次遭遇叛军围剿追击,不仅筋骨疲乏到了极点,丹田内那点好不容易恢复的法力也濒临枯竭,经脉更是因为过度压榨而隐隐作痛,出现了些许暗伤。

正如体内枫烬曾警示过的,若在此时贸然大量服用灵液强行恢复,恐怕虚不受补,反而会导致经脉受损更甚,影响道基。

此前一路,莫沉都是依靠缓慢吸收灵石中温和的灵气来补充消耗,效率低下,仅能维持神行术的基本运转,入不敷出。

如今既然援兵已发,危机暂缓,莫沉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彻底修复暗伤,将状态调整至巅峰,方能以全盛之姿应对接下来的恶战。磨刀不误砍柴工,此乃至理。

一名青衣弟子恭敬地将莫沉引至一间位于僻静处的客房。房间陈设简洁,却干净整洁,一桌一椅一床,窗外可见苍翠竹影,颇为清幽。

莫沉掩上房门后,并未立刻休息。他强忍着疲惫,双手迅速掐诀,体内那点微薄的法力被精心调动起来,十指如穿花蝴蝶般舞动,在空中划出数道淡不可见的灵光轨迹,低声诵念咒文。

片刻后,一道无形的、微弱的灵力屏障以他为中心悄然展开,将整个房间笼罩在内,隔绝了内外声音与气息的传递。

这简陋的隔音结界虽远不如修士洞府的禁制,但在此凡俗之地,足以确保无人能窥探打扰。

结界布下,莫沉才稍稍松了口气。他盘膝坐于床榻之上,先是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玉瓶,倒出一颗龙眼大小、散发着淡淡清香和柔和灵光的丹药——“润脉丹”,对于温养修复经脉有奇效。

莫沉将丹药纳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润平和的药力如涓涓细流般散开,缓缓渗入四肢百骸的经脉之中,滋养着那些因过度催谷而出现的细微裂痕和灼痛感。

紧接着,莫沉又取出了一个更小的玉瓶,里面盛装着小半瓶晶莹剔透、灵气盎然的灵液。这一次,他没有直接饮用,而是谨慎地滴出三滴落入一旁的清水杯中,轻轻摇晃,使其充分稀释。

莫沉深知灵液蕴含的灵气虽精纯却霸道,以自己目前经脉的状况,直接服用无异于引火烧身。稀释之后,他才小口小口地将蕴含灵气的清水饮下。等着温和的灵气缓缓流入丹田,补充几乎干涸的法力源泉。

做完这些,莫沉屏息凝神,双手在膝上结印,眼观鼻,鼻观心,开始运转《歠炎决》;意念沉入体内,引导着那股因丹药和灵液而焕发的生机,配合《歠炎决》的呼吸吐纳与气血搬运法门。

起初,气血运行还有些滞涩,经脉隐隐刺痛,但莫沉不急不躁,以意念为引,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疏通、温养。渐渐地,气血运行开始变得顺畅起来,如同解冻的江河,奔腾流转,所过之处,带来阵阵温热的舒适感,疲惫的肌肉筋骨贪婪地吸收着这股能量,暗伤在润脉丹药力和气血的双重滋养下,缓缓愈合。

莫沉的呼吸变得极为绵长而富有韵律,一呼一吸间,仿佛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而这才是修道之人所说的吐纳和龟息术。

莫沉肌肤之下,隐隐有淡金色的光泽流转,那是《歠炎决》运转到深处,气血极度旺盛的外在体现。丹田内,原本几近枯竭的法力源泉,也开始在灵液的滋养和功法的牵引下,如泉眼般重新渗出丝丝缕缕的精纯灵力,虽然缓慢,却坚定而持续。

时间在寂静的调息中悄然流逝。莫沉完全沉浸在了这难得的恢复过程之中,忘却了外界的纷扰,一心一意地引导着体内能量,修复着连日奔波和激战留下的创伤。

莫沉心里知道,接下来的路程,或许将更加艰难,他必须让自己恢复到最佳状态

一个时辰后,葬剑谷口,气氛肃杀。

三十名千剑阁精挑细选出的精英弟子,已列队整齐。人人身着玄青色紧身劲装,腰佩百炼青钢长剑,有的还背负造型狰狞的强弓劲弩,仅仅站立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烈风长老已换上一身赤红如火的战袍,立于队首,威风凛凛。

凌云志亲自为队伍送行,他将一枚通体赤红、造型如烈焰长剑的特殊令牌郑重交给烈风长老,令牌代表着最高紧急等级和阁主亲临的权威:“师弟,恩师与师娘的安危,千剑阁的荣辱,就全拜托你了!务必救出他们!”

“阁主放心!只要我老风还有一口气在,老阁主和夫人就绝不会少一根汗毛!纵使粉身碎骨,也必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