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回 谜面其十:丹心初萌何处生?(2 / 3)

紧抓住母亲逐渐温暖起来的手,喜极而泣,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妇人激动得浑身颤抖,她反手抓住莫沉的手,老泪纵横,话语因激动而断断续续:“恩公…您对老妇…有再造之恩啊…这…这让我如何报答得起……”

莫沉微微一笑,缓缓收回灵力,将妇人轻轻放回枕上。“石大娘言重了,相遇即是缘法,举手之劳,不必挂怀。您体内沉疴已去大半,只需再安心静养几日,辅以清淡饮食,便可逐渐恢复元气。此间因果已了,亦是圆满。”

治愈了妇人,少年和其母亲执意要留莫沉用一顿家常便饭以示感激。

盛情难却,莫沉便在那院中简陋的木桌旁坐下。饭食不过是粗粮淡饭,一碟咸菜,一碗不见油星的菜汤,但少年母子二人的感激之情却真挚无比,溢于言表。

席间,少年见莫沉毫无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心中感激与崇敬交织,想起一桩旧事,觉得或许对仙师有用,便放下碗筷,恭敬地开口道:“仙师大人,您对我家恩同再造,小子身无长物,无以为报。忽然想起一桩小时候遇到的怪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或许……或许对仙师您这样的高人,能有些许用处。”

莫沉神色平静,颔首道:“哦?我姑且听之。”

少年见莫沉有兴趣,精神一振,陷入回忆,语气也带上了几分神秘和儿时的惊惧:“大约是八年前,有一次跟着祖父去黑风岭深处采药。那地方又深又险,野兽多,还有毒瘴,平时除了我祖父那样经验丰富的老采药人,根本没人敢深入。那次,为了追一只皮毛很漂亮、据说很值钱的药貂,我跑岔了路,在一个叫鹰嘴崖的绝壁麻麻的藤蔓遮得严严实实,要不是追貂子钻进去,根本发现不了。”

他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什么听见:“我那时候小,不懂怕,好奇就钻了进去。那洞外面看着小,里面却挺深,越往里走越黑,也越冷,地上湿漉漉的。我摸着黑走到最里头,借着石缝里透进来的一点点光,看到……看到角落里居然坐着一个人!不,是一具干尸!穿着灰扑扑的衣服,样子很怪,不像咱们普通人穿的麻布或葛布,倒像是……像是某种很细滑的料子。那干尸样子虽然吓人,皮肉都干瘪贴在骨头上,但奇怪的是并没腐烂,就那么盘着腿坐在那里,好像睡着了一样。他身边的地上,放着一个会微微发亮的小袋子,还有一本破旧的书,那书更怪,材质不像纸,冰冰凉凉的,还有点透光,倒像是……像是薄薄的玉石片子?”

莫沉闻言,心中猛地一跳!干尸不腐、奇特服饰、发光的袋子、玉质书简……这分明是一位不知在此坐化了多少岁月的修士!其遗物很可能就是修士随身携带的储物袋和记录着功法秘术的玉简!这绝对是意料之外的大发现!

石大娘见莫沉不语,便出言打断道:“小石头啊,勿要信口开河,冲撞了仙师!”

“无妨,但说无妨,我只是想到了其他事。”莫沉说完,便转头看向石头,示意他继续。

少年继续道,脸上仍有余悸:“我当时吓坏了,魂都快没了,哪敢碰那些东西,连滚带爬就往回跑。只在洞口角落,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摸到了几块颜色暗淡但挺好看的石头,就顺手捡了跑出来。后来……后来家里越来越穷,娘又病重,实在没办法,我就把其中一块石头拿到镇上当铺当了,就是上次您看到的那块……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丢哪儿去了。”

莫沉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好奇,面色依旧保持着平静,详细询问道:“石头,你可还记得那鹰嘴崖具体在黑风岭的哪个方位?洞外除了藤蔓,还有何显著特征?另外,你祖父可曾说过,那黑风岭中,除了寻常猛兽,可还有其它不寻常的危险?”

少年努力回忆着,眉头紧皱:“方位……过了太久了,记不太清了,只模糊记得是在岭西那边,很深的山里,附近好像有棵长得歪歪扭扭的老松树。洞外全是荆棘和乱藤,真的很难找。至于危险……祖父在世时常说,岭子里有大虫和豹子,还有些地方有能毒死人的瘴气,所以千万不能乱跑。可惜……祖父前年就过世了。我爹为了给娘挣药钱,也去很远的地方做苦工了,现在……现在怕是没人能认得那么深的路了。”

得到如此重要的线索,莫沉岂能错过。一位坐化修士的洞府,意味着可能的传承、丹药、法器,对于任何修士都是难以抗拒的机缘。

于是,莫沉即对少年道:“石头,若让你再带我去一次那山洞,你可愿意?放心,有我在,必保你平安无虞。”

少年虽然对黑风岭深处心存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