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沉带着少年缓缓降落在洞口的一块凸出的岩石上。
莫沉挥手两下,便凭空生成八道凌厉的剑气,将那厚重藤蔓斩断,显现出一个仅容一人弯腰进入的幽深洞口显现出来,一股混合着泥土、腐殖质和某种阴冷气息的微风从洞内吹出。
“就是这里!仙师,没错!就是这个洞!我记得这些藤蔓!”少年指着那洞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既带着重返故地的紧张,又充满了确认无误的兴奋。
莫沉微微颔首,示意少年在洞口安全处等候,自己则深吸一口气,周身灵力自然流转,形成一层微不可察的护体罡气,迈步踏入那幽暗的洞穴。
洞内通道狭窄而曲折,地面湿滑,长满了滑腻的青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泥土腥气。
行了约三十余步,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约莫数丈方圆的天然石室。顶部有裂缝透下几缕微弱的天光,恰好照亮了石室中央的景象。
石室中央,一具身披早已褪色、呈灰白之色的古朴道袍的干尸,保持着五心朝天的盘坐姿势。皮肉虽已彻底干瘪,紧紧贴合在骨骼之上,呈现出深褐色,却奇异地没有丝毫腐朽的迹象,仿佛只是陷入了深沉的睡眠,不知已在此静坐了多少悠长岁月。
尸身面前的石地上,果然如少年所言,摆放着两件物品:一个材质特殊、非丝非麻、表面符文已黯淡无光、灵气近乎消散的低阶储物袋,以及一枚约三寸长、通体呈现温润淡紫色、内里仿佛有云絮流动的玉简。
莫沉神色顿时肃穆起来,面对这位不知名的前辈遗骸,他整了整衣冠,躬身行了一个郑重的道揖,语气恭敬而低沉:“晚辈莫沉,乃后世修行之人,今日入前辈清修之地,无意惊扰前辈安眠,实乃缘法使然。前辈在此静坐参玄,晚辈心生敬意。若有冒犯之处,还祈前辈海涵。”
礼毕,莫沉才小心地俯身,先用灵力拂去玉简上的微尘,然后才将其轻轻拿起。触手温凉,质地细腻。
莫沉屏息凝神,将一缕精纯的神识缓缓探入玉简之中。
玉简内并无想象中凌厉的功法秘籍或杀伐之术,而是一段以神念留下的、颇为冗长的遗言。
留下遗言者自称“闲云散人”,乃一介无门无派的散修,一生漂泊,逍遥天地,唯对丹道一途痴迷至深,倾尽毕生心血。他最大的执念,便是试图复原一种在上古时期便已失传的传奇丹药——“紫府蕴金丹”。
据玉简中详细记述,此丹并非直接提升修为的猛药,而其神奇之处在于,能在修士凝结金丹的关键时刻,小幅提升金丹品质与凝丹的成功率,尤其对于夯实道基、稳固紫府有着不可思议的妙用,堪称辅助结丹的灵丹妙药。
然而,丹方所需的各种天材地宝,无一不是世间难寻的奇珍异宝,许多甚至只存在于古籍传说之中。
闲云散人穷尽一生光阴,踏遍千山万水,深入无数险境绝地,历经千辛万苦,搜寻丹方所需药材,屡经险死还生,却始终因缺少几味最关键的主药而功亏一篑,未能亲手炼成此丹。
最终,寿元耗尽,大道无望,只能在寻药之路上,抱憾于此僻静之地,并在坐化前,将毕生研究“紫府蕴金丹”的心得体会、以及他费尽心力推演补全的完整丹方,尽数记录于这枚玉简之中,期盼后世有缘人得之,能完成其未竟之志,让这上古奇丹重现天日。
莫沉仔细阅读着丹方,上面罗列的药材名称果然闻所未闻,其炼制手法、君臣佐使的配伍思路更是奇诡精妙、暗合天道,远超凡俗丹道范畴,让他看得目眩神迷,心中震撼不已,对丹道的认知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同时,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闲云散人前辈,生出了由衷的敬佩与惋惜之情。
莫沉小心地收起那枚承载着前辈毕生遗憾与希望的玉简,又将那个灵气近乎枯竭的储物袋拿起,神识略微探查,里面除了一些早已灵气消散的下品灵石、几株寻常的低阶灵草以及一套略显粗糙的低阶炼丹器具外,并无他物,可见这位闲云散人生前确实清贫,一心扑在丹道之上。
做完这些,莫沉运转土系法术,指尖灵光闪烁,在石室一侧坚硬的岩壁上开辟了一个简易而整洁的墓穴。
莫沉小心翼翼地将闲云散人的遗骸移入其中,使其保持盘坐之姿,然后覆上泥土碎石,将其掩埋妥当,又找来一块平整的石头,以指代笔,灌注灵力,刻下“闲云散人之墓”六个朴拙大字,立于墓前。算是让这位执着的前辈得以入土为安,聊表敬意。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