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的鱼儿正悠闲地聚集在岸边丰茂的水草丛中,时不时啜食一口青翠,一派祥和静谧。
方才那惊天动地的震感与识海冲击,竟似一场幻觉,找不到丝毫源头与痕迹。
乌篷船上,莫沉猛地睁开双眼,预料中的混乱景象并未出现。眼前依旧是碧波荡漾,风平浪静。他强压心头惊悸,神念如无形潮汐汹涌而出,瞬间覆盖方圆近二十丈水域,每一片涟漪、每一缕风息皆在其“心眼”映照之下。
结果却是一片诡异的祥和——老艄公在船尾不紧不慢地摇着橹,动作娴熟如常,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午后小憩后的慵懒。乌篷内,当兰正模仿着他的姿势盘膝打坐,气息绵长,周身萦绕着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新生灵韵波动,显然已渐入佳境。岸边浅水处,成群的游鱼悠然聚集在水草丛中,惬意地啄食着青翠的嫩叶。
“船家,”莫沉压下疑惑,扬声问道,“这日头怎地已偏西了?竟已是傍晚时分?”
老艄公闻言,停下摇橹,抹了把额头的细汗,摇头笑道:“哎呀,小客官,您可算醒了!老朽正想说呢!您二位自打早上用过餐后,便如那庙里的泥菩萨般一动不动,直坐到日头西沉!晌午时分,老朽还特意问过二位要不要用些干粮垫垫肚子,可喊了几声,竟无一人应我,真跟石头没两样!没法子,老头子只好自己胡乱对付了几口。”
莫沉表面与船家应和着,识海中却已对枫烬发出急切的质问:“前辈!为何我毫无饥饿之感,一坐便至黄昏?方才那撼动船体与识海的诡异波动,究竟是何缘由?”
枫烬的声音带着一丝了然与训诫之意,直接在莫沉心神中响起:“蠢货!你体内尚有初阳真人遗留的灵力,体内灵力储存得越多,对五谷之粮,水,这些的依赖便越少。修为越高,体内灵力积蓄越厚,对凡俗五谷、清水的依赖自然越少。待你筑基之后,便可辟谷不食,餐霞饮露,吐纳天地灵气而存,至于方才那异动……”枫烬语气转为郑重,“乃是那丫头当兰,已然成功踏出了修仙第一步——引气入体,神念初开!此等灵力波动,唯有身具灵根、踏入道途者方能感知。那凡俗船夫,五感闭塞,自是浑然不觉。”
话锋一转,枫烬的语气陡然严厉起来:“还有一事,更需你警醒!你方才打坐,竟将周身神念尽数收拢于识海之内,形同自封五感,如盲人夜行!若适才有心怀叵测之徒近身,只需寻常一刀一剑,便足以让你身死道消千百回!岂不闻:大道争锋,只在瞬息之间!高手过招,胜负常系于毫厘之判!”
“千百回?!”莫沉心神剧震,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不错!”枫烬声音如金铁交鸣,震得莫沉识海嗡鸣,“一念之差,便是生死之隔!”
“晚辈知错!绝不再犯!”莫沉连忙在心中告罪,随即问道,“那……前辈,弟子如今该修习何种功法?”
“先回乌篷之内。”枫烬指令简洁,“我再给你看看有没有实用的功法法术,我所记得的,都是要渡飞仙之劫的时候才能修炼了,你目前尚且学不了。”
“当真?太好了!”莫沉闻言大喜,只觉心头阴霾一扫而空,立刻起身,步履轻快地钻回幽暗的乌篷,在依旧沉浸于修炼中的当兰身侧盘膝坐下。
“凝神静听。”枫烬的声音带着传法时的肃穆,“此法名曰避神术。运转之道,在于收摄自身一缕神念,沉入丹田气海,与本源法力相融。待法力运转周天,意欲外放之时,左手掐‘避神诀’——无名指内屈收于掌心,拇指与小指指尖相触,食指与中指并拢竖直。同时,心里要急诵:灵台方寸,敕令!玄阴覆形,真阳内守。神机自晦,天光不察!神隐!”
“可是如此?”莫沉悟性不差,当即依言而动,左手迅速掐出枫烬所描述的奇异法印。
“不错!”枫烬赞许道,“右手无需动作。切记,食指与中指务必并拢如一,此为引动‘避绝’之力的关键!现在你尚且还是炼气期,对这些术法仅需要熟练就行,待进阶大境界后,上一个的境界的法术便可以不用再掐诀。”
“是!”莫沉屏息凝神,左手法印稳固如山,心中默念真言。
嗡……
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异波动以莫沉为中心,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刹那间,他感觉自身仿佛被一层无形无质、却又坚韧无比的透明水膜包裹其中。这层“膜”隔绝了某种无形的窥探,让身处其中的他产生一种奇异的“隐匿”之感。
“孺子可教也!”枫烬赞赏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此术已成。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