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初闻起坟(1 / 2)

之后,莫沉跟随冬萧然一路蜿蜒而上,登临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头。山势不高,却颇为清幽,石阶斑驳,显是有些年头。

“冬兄府上竟居于山中?我还以为是在山下镇中落脚。”莫沉环顾四周,但见古木参天,暮色中更显苍郁,不由略感诧异。

“山下?”冬萧然闻言笑了笑,笑容中似有一丝复杂,“或许曾经住过吧。如今我与义父居于山中,整座山头皆属我家。”他语气平淡,却透着几分难以言喻的疏离。

闻言,莫沉心中疑云顿生。既独占一座山头,屋舍俨然,为何冬萧然还一再自称家境贫寒,甚至不惜奔波三百余里至鱼龙混杂的雾中城打杂务工?此中矛盾,实在令人费解。他暗自留心,察觉这山间灵气似比别处浓郁几分,却也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之感。

稍后,冬萧然将莫沉安置在山腰间一座颇为雅致的屋舍内,便称需先行禀报义父,独自向那云雾更深处的山巅行去。莫沉目送其背影消失于苍茫暮色之中,虽觉蹊跷,却也不便贸然跟随。他沉吟片刻,索性信步下山,往那山脚处的镇子行去,意欲稍作打探,也好打发这等待的时光。

山脚下小镇规模不大,约百户人家,屋舍俨然,错落有致。时值傍晚时分,夕阳余晖为小镇镀上一层暖金色,户户炊烟袅袅,米饭与炖肉的香气交织弥漫于街巷之间,浓郁诱人。莫沉行走其间,只觉阵阵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腹中竟也有些饥饿之感。

街道上尚有孩童嬉戏追逐,笑声清脆;饭后散步的老者三三两两,步履悠闲。莫沉前方不远处,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妪正相互搀扶缓行,絮叨着镇中闲事,声音不高,却恰好能随风传入耳中。

莫沉闲来无事,又心有所疑,便悄然放出一缕神念,如丝如缕般萦绕二人身侧,凝神窃听其交谈。

只听那稍胖些的老妪压低了嗓子道:“你可晓得?李家那新过门的媳妇,怕是……撑不过今晚了!”

另一瘦削老妪闻言一惊,手中拐杖都顿了顿:“当真?我今日未曾出门,怎未听闻此事?”

“千真万确!我方才出门时撞见李家的老头子,听他亲口念叨,说已是连棺木都备好了……唉,真是作孽……”

“怎会如此突然?白日里不还好好的?”

“唉,说是今日午后,她独自过南边那座破桥时,不知怎地,一脚踏空,就…就跌了下去!”

“南桥?!”瘦削老妪声音陡然拔高,又赶忙压下,“那破桥木板朽得踩上去响如放鞭炮,早就说危得很!若是底下是泥巴地倒也罢了,偏生

“谁说不是呢?这要搁在往年,断不至于如此……”

“唉,好汉不提当年。若在从前,这桥板稍有破损,冬家子弟早便带着人修葺完善了,何至于闹出人命……”

“冬家……唉,早就散尽喽,与咱们这小镇再无瓜葛啰。只可怜李家媳妇,年纪轻轻……若真就这么没了,怕是镇上又要不得安宁,闹鬼起坟了……”

闻及“闹鬼”二字,那瘦削老妪脸色唰地一下变得苍白,忧形于色,连连拄着拐杖:“说得是,说得是。镇上可是许久未死过人了,这……这要是李家媳妇挺不过去,今夜、今夜必生邪祟!不得了,不得了!我得赶紧回去了,鬼夜岂可在外游荡?”说罢,她步履竟也蹒跚急促起来。

先前那胖老妪也被这恐慌感染,忙道:“我也得回,我也得回!我就住在李家边上,晚了就沾上晦气了!”两人匆匆道别,各自加快脚步折返而归。

莫沉耳中清晰地捕捉到“冬家”、“闹鬼”、“起坟”等字眼,顿时心神一凝。先前对冬萧然的种种疑虑瞬间与这小镇秘辛交织在一起。枫烬所言其身上淡淡的妖气、镇中可能出现的鬼事、冬家过往的显赫与如今的避世、乃至页国京郊那百具无名尸体……层层疑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冬家究竟隐藏了何等秘密?冬萧然身上那丝若有若无的妖气,可与邕州此地闹鬼之事有所关联?镇民为何对冬家往事如此慨叹,又讳莫如深?既拥山居百舍,何至贫寒务工?昔日页国京郊百具尸体与此地“起坟”之说,其间可有牵连?

思及此处,冬萧然其人与这冬家宅院,在暮色中愈发显得迷雾重重,可疑非常。

莫沉眸光微闪,当即悄然转身,不远不近地尾随在那位声称住在李家附近的胖老妪身后,同时神念如无形蛛网般向前延伸,感知着周遭气息流动。不过片刻功夫,他便不费吹灰之力地凭借神念反馈,于小镇纵横交错的小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