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谜面(其三):水南鬼姻(1 / 3)

莫沉身形如电,出了客栈便毫不迟疑,直朝店小二所言的“东台返照”之地——水南村疾驰而去。

据那小二零碎之言,水南村乃凡俗聚落,却因村东那座声名在外的“龙须崖”,时常引得修仙之人前往游历观瞻。既非修士聚集之城池,便少了诸多禁制束缚。

莫沉心下稍安,离开卯州城的禁空禁制范围之后,当即御风而起,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便从卯州城外的马鞍山抵达了水南村地界。

但见这小村依傍蜿蜒江水而建,黑瓦白墙的屋舍绵延足有五里之遥。与村落相对的,正是一座巍峨雄奇的断崖——龙须崖!那崖壁陡峭异常,仿佛被天斧劈开般光滑如镜,气势逼人。

传闻此崖之下,幽深的江水中潜藏着数条蛟龙,时常浮水换气,龙须飘荡于碧波之间,故得“龙须”之名。正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地看来确是一处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

“东台返照……原是如此。”莫沉立于云端,暗自沉吟,“龙须崖位于村东,每当夕阳西坠,余晖映照在那平整如镜的崖面上,光华返照,映亮整个村落,竟形成此等奇观,故名‘东台返照’。倒是有趣。”

然而,这番赞叹刚落,莫沉便察觉到了不对劲。眼下虽已近子时,但整个水南村未免太过死寂。神念范围之内的屋舍,竟无一户人家有人居住。放眼望去仅有一户人家亮着烛灯,从窗棂中透出微弱昏黄的光晕,在这浓重的夜色里,显得格外突兀而诡异。

“不对……”莫沉心头疑窦丛生,“纵然夜深,亦不该如此万籁俱寂,连鸡犬的踪迹都没有。”

事出反常必有妖。莫沉收敛气息,身形轻飘飘地落向那唯一亮着灯火的小院。足尖轻点屋瓦,飞檐而行,竟未发出一丝声响。

落入院中,眼前景象更是让他眉头紧锁——这户人家,竟似乎在操办白事?院落之中,处处悬挂着惨白的绸布,檐下挑着的灯笼也皆是素白之色。可当莫沉悄然将神念铺开,仔细探查时,却发现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

那些白灯笼上,用工笔描画勾勒的,并非奠念亡魂的“奠”字,而是一个个刺目猩红的“囍”字!

白事?喜事?

莫沉只觉一股寒气自脊背窜起。这诡异的矛盾让他瞬间警惕起来。

“白灯笼,红囍字……这唱的是哪一出?莫非……是配的阴婚?”一个修仙界中并不罕见的阴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若真是行此邪术,那整个村子黑灯瞎火、噤若寒蝉便能解释得通了!”

莫沉强定心神,神念如水银泻地,仔细扫过院内每一间屋舍。很快便发现,除了正屋之内有一道微弱的气息外,其余房舍竟皆空无一人!

而正屋内那道气息的来自一名女子,竟被人用粗糙的麻绳牢牢捆绑在床榻之上。更令人发指的是,她的身旁,竟赫然摆放着一口阴森森的棺材,棺盖敞开,里面似乎只叠放着一套衣衫冠冕。

“岂有此理!”莫沉心中怒意顿生,不再犹豫,身形一闪便撞开房门,冲入屋内。

屋内,那被缚女子听到动静,猛地剧烈挣扎起来,口中被塞了布团,只能发出绝望的“呜呜”之声。

莫沉一个箭步上前,先将其口中布团取出,随即指尖凝气,轻易割断捆绑其手脚的麻绳。

女子身着一袭青色深衣,似是婚服,脸上妆容精致却掩盖不住极度的恐惧与苍白。她一得自由,立刻蜷缩起来,一手紧抱自己,另一手慌乱地从发髻间拔出一支镀银的三尾发钗,颤抖着对准莫沉,眼神涣散惊惶。

“你……你是何人?是人是鬼?!”她声音嘶哑破碎,显是许久未曾进水,眼中布满血丝,显然长时间处于极度惊恐之中。

“姑娘莫怕!”莫沉放缓声音,尽量显得人畜无害,“在下是人,非妖非鬼。若是邪祟,又何须救你?”

“救…救我?”女子眼神依旧警惕,握着发钗的手丝毫未松。

“自然,”莫沉语气温和,指向断落的绳索,“否则我何必替你松绑?姑娘,先将钗子收起,小心伤了自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为何会被绑于此地?外面那些白灯笼红囍字,又是为何?”

那女子死死盯着莫沉,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良久,或许是从莫沉眼中未见恶意,又或许是绝境中抓住了一丝希望,她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颤抖着将发钗放下,声音带着哭腔和难以抑制的恐惧:

“是…是鬼姻……他们在办鬼姻……”

“鬼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