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沉抬眼望向门外,只见四道身影依次步入阁中。来者三男一女,气质各异,却皆非凡俗。当先一人身着青衫,面容俊朗,眉宇间自有一股书卷气;其后是个体态丰腴的修士,未语先笑,眯缝的眼睛里透着精光;再后是两位女修,一人身着淡紫罗裳,眼波流转间自有一番风情,另一人青衣素雅,气质温婉如出水芙蓉。
“来来来,四位道友,请坐下一同品茶。”台内的老者抚须笑道,手势优雅地示意新来的四人落座。他袍袖轻挥,桌上便又多出四只白玉茶盏,盏中不知何时已斟满了琥珀色的茶汤,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灵气。
“多谢前辈。”四人齐声行礼,举止间透着一股修仙者特有的从容气度。他们依次入座,动作流畅自然,显然都是经历过不少场面的修士。
“不必多礼。”老者含笑点头,目光在五人身上扫过,似在评估着什么,“诸位先在此熟络一番,老朽还有些茶馆琐事需处理,就不多作陪了。”说罢转身步入里间。莫沉注意到,里屋门扉上隐隐有阵法流光闪烁,他的神念稍一靠近便被一股柔和的阻力弹回,显然设有高明的禁制。
阁内一时寂静,茶香袅袅中,最先开口的是那位青衫男子。他起身拱手,仪态从容:“在下沈乐康,字建章,年方二十八,本是出云岫辖下安雄城人士。家中本是当地修真世家,可惜半年前遭仇家暗算,如今只余我一人流落至此。”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但眼底一闪而过的痛楚却逃不过明眼人。
接着那位体态丰腴的修士朗声笑道,声若洪钟:“鄙人大名元明,字朗,今年三十有四,乃是土生土长的通许城人。”他拍了拍圆滚滚的肚皮,眯成缝的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家中在城中经营几家法器铺子,若诸位有需要,尽管开口,定给个好价钱。”
轮到莫沉时,他起身执礼,姿态谦逊却不失气度:“鄙人莫沉,年方十六,尚未行冠礼,故未有表字,诸位直呼其名即可。”他目光清澈,虽年纪最轻,却自有一番沉稳气度。
这时,那位身着淡紫罗裳的女修盈盈起身,眼波流转间自带三分媚意七分清冷:“妾身萧流婉,字漫云,师承落霞山一脉,擅音律幻术。”她纤指轻抚腰间玉箫,动作优雅如行云流水。
最后那位青衣女子温婉接话,声音如清泉击石:“小女子杨以柳,字代丝,年二十四,与流婉姐姐自幼相识,情同手足。”她微微一笑,颊边浮现两个浅浅的梨涡,“略通医术符箓,此行还望与诸位道友相互照应。”
待众人介绍完毕,莫沉默然片刻,率先发问:“敢问四位道友,可是应了茶馆掌柜之邀,与我等同往古修洞府取宝?”
杨以柳掩口轻笑,眸中闪过狡黠之色:“莫道友误会了。我与漫云姐姐,还有这位元朗道友本是一路,三日前便已应下此事。建章道友才是后来被前辈招揽的,与你一样,都是今日才入伙的呢。”
沈乐康点头接话,语气温和:“正是如此。在下也是今晨才被前辈寻到,加入时取宝队伍已有三位道友在先。”他目光扫过众人,似在评估每个人的实力。
莫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桌面,又问:“却不知掌柜的可有交代何时动身前往洞府?”
这次是元明接过话头,三层下巴随着说话微微颤动:“前辈交代,待我们五人聚齐,准备妥当,便可寻他手下之人引路前往。”他搓了搓肥厚的手掌,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据说那洞府中除了掌柜的要的丹药,还有不少好东西呢。”
“既然如此,”莫沉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我等此刻状态正佳,何不即刻动身?毕竟早去早回,也好了却一桩心事,免得夜长梦多。”
沈乐康闻言朗笑,声震梁尘:“没想到年纪最小的莫道友反倒最为急迫。不过此言甚合我意,不如就依莫道友所说,即刻出发。想必诸位都各有要事,不愿在此多作耽搁?”他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在场众人。
“正该如此。”萧流婉轻抚玉箫,唇角微扬,“妾身也认为事不宜迟。”
“妾身也无异议。”杨以柳温声接话,却悄悄向莫沉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那便这么说定了!”元明抚掌而起,腰间挂着的七八个储物袋叮当作响。他率先推开雕花木门,阳光在他圆滚滚的身形上镀了一层金边。
门外守候的修士见众人鱼贯而出,连忙躬身行礼:“五位道友可是已有决断?”
元明眯眼笑道,活像一尊弥勒佛:“正是。劳烦阁下引路,我等这就前去为掌柜的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