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无题(2 / 2)

但,国家早已想好了退路。

这十几年的基建,不是白白建设的。

后世大名鼎鼎的家电下乡政策,开始了。

农村乡镇修了水电,于是农民买了洗衣机,电冰箱。

农村乡镇建立了广电网络,大量的电视机也下乡了。

当然,不只是家电下乡,大量滞销无法出口的商品,也都纷纷走进了农户的家门口。

可以说,那次经济危机,就是中国数亿的农户,靠着自己的肩膀,帮国家扛过去的。

因此,沿海城市虽然有失业率,但是不高,而且很快就能再次就业。

但,农户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从十几年的基建中来的。

李星锋前世看过一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

在基础建设中,国家每投入一万亿,就有一千亿的资金,流向农户。

这一千亿,回让多少的农户在自己家乡门口,就能就业,打工,李星锋不得而知。

但是这项基建的举措,确实很牛,也实打实的帮助国家,度过最艰难的一关。

但,眼下的江州政府,又要如何开启这次的大基建。

李星锋收起自己脑海里的胡思乱想,翻到了最后一页,认真看了起来。

基建...范围......

要求架桥修路,保证乡镇之间有公路,改变过去行路难,老百姓雨天出不了门的弊端。

......

公路下乡,水力,电力部门,更是要保证村村通水,户户通电,政府要一力承担老百姓的基础民生设施的建设。

要改变老百姓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

合上报告,李星锋双臂环绕在自己胸口,闭目养神。

写报告,很简单。

但做事情,很难。

修路,架设电网,建设水塔,这都是钱。

十个亿的无息贷款,沈崇文都龇牙咧嘴的分成三批次。

这基建还不得让他头发掉光。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沈崇文,肯定会盯上他账户里的钱。

得先一步行动了!

李星锋把笔收起来,把文件摊开,然后拍了拍李星海的肩膀,示意自己要去上厕所。

李星海嫌弃的朝前挪了挪。

弯着腰,李星锋消失在会场里,一溜小跑的冲向办公楼门口那辆新奥迪。

“别废话,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