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外星人在平行宇宙(2 / 3)

除这种可能性,但热力学定律通常被认为是 “最坚实的科学定律之一””

“在整个科学界,没有其他任何一条定律比热力学定律更具普適性和不可动摇性。”

“突破熵增定律(即避免產生废热),很可能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存在 “反熵装置”,那么根据定义,它几乎不会释放废热 —— 这正是 “突破热力学定律” 的含义。”

“如此一来,文明就能隱藏自己的存在,也不再需要依赖恆星作为能量来源(因为它们可以无限循环利用自身能量)。”

“因此,“拥有突破热力学定律的超级发电技术”,既能让文明摆脱对恆星的依赖,又能让它们避免释放可探测的废热,从而隱藏自己 —— 这也能破解恆星困境。”

“如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假设。”

“假设一:存在爭议的假设 —— 当某个文明拥有充足资源,能够舒適地支撑更多人口时,该文明的人口数量往往会趋於增长。”

“顺便提一句,我特意用 “文明”而非 “物种”这个词,是有原因的。”

“这个假设很容易涉及政治或意识形態问题 ——“人口控制” 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因此,我只会简要阐述一些被广泛认可的基本概念,不会深入展开。”

“在自然界中,非智慧生物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种群数量,直到资源耗尽或被天敌抑制。”

“虽然这一规律並非绝对,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物种能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增加人口数量,那么它通常会这么做。”

“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进化的產物,而且很可能在其他星球上也是普遍现象。”

“原因如下:a. 即便某个文明强烈反对 “人口过剩”,但如果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要完全禁止人们 “生育更多后代” 或 “利用閒置资源”,就必须採取极端暴力的手段 —— 否则,总会有人愿意这么做。”

“b. 我们需要明確一点:“禁止人们砍伐森林开闢农田”,与 “禁止人们开採未被占据的小行星以建造恆星群”,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恆星困境所討论的,既不是 “抢占他人的行星”,也不是 “砍伐森林”,而是 “拆解恆星周围无生命的岩石天体”—— 这些天体本身就是未来可利用的 “资源储备库”。”

“而且,如果不加以利用,这些小行星最终要么会飘向宇宙深处,要么会坠入恆星(而恆星每天都会消耗掉相当於 “数座山” 质量的氢,释放出的能量则白白散射到宇宙中)。”

“因此,很难让人相信 “这些无生命的岩石天体应该被保留,不应被拆解利用”。”

“c. 任何一个文明,如果在远未达到资源承载上限时就主动抑制增长 —— 即便它不必担心被邻国征服 —— 也很可能会被其內部 “倾向於增长” 的亚文化所取代。”

“当存在增长空间时,一个 “倾向於增长” 的少数群体,只需几代人就能发展成为文明的多数群体。”

“d. 请记住:我们討论的前提是 “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资源”——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会说 “文明的人口可能会增长”。”

“如果你不认同以上所有观点,这很正常 —— 但我想提醒大家:要避免 “为了让答案符合自己的期望而进行合理化解释”,而应该 “根据证据得出真实结论”。”

“这种 “合理化期望答案” 的行为在很多问题上都很常见,但在討论费米悖论时,我见过的此类情况尤其多 —— 人们往往会刻意寻找那些 “能证实自己期望答案” 的证据或解决方案,而忽略其他可能性。”

“同时,也要记住 “非排他性原则”:费米悖论的关键,不在於 “某个外星物种可能会怎么做”,甚至不在於 “大多数外星物种可能会怎么做”。”

“如果你无法找到一个 “能让几乎所有外星物种都选择『在资源充足时不扩张人口』” 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很可能无法成为费米悖论的有效解答。”

“如果上述五个假设均成立,那么恆星困境就是费米悖论最合理的解释 —— 技术文明的出现频率极低,甚至远低於 “每个星系一个” 的水平。”

“而且,正如我们所討论的,即便其中某些假设並非完全成立,恆星困境依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