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那些生活在 “模擬天堂” 或 “极乐药物幻境” 中的人,本身也具有扩张性 —— 如果是这样,那么 “虚擬乌托邦” 就不再与恆星困境相关,就像人们不会因为喜欢 “看电视、喝啤酒” 这类日常消遣活动,就放弃扩张一样。”
“最后,我们来討论 “模擬假设”—— 这也是目前我要提及的最后一个相关概念。”
“模擬假设认为,我们可能都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擬程序中,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这与上述 “虚擬乌托邦” 不同,虚擬乌托邦中的人知道自己身处虚擬环境)。”
“模擬假设与费米悖论的关联在於:它和其他任何解释一样,都能 “解答” 费米悖论 —— 即 “程式设计师在模擬宇宙中只放入了我们这一个智慧文明,因为他们只对我们感兴趣”。”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假设,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 “无效解答”—— 就像费米悖论中的许多其他 “搪塞式解释”,以及哲学领域的许多难题一样,它无法让我们获得任何实质性的认知进展。”
“这与 “这一切是不是一场梦”“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 等问题没有区別:你既无法证明它,也无法证偽它。这些问题或许能作为不错的思维训练,但无法引导我们得出更深入的结论。”
“最终,你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这一切都是梦,而我假设它不是,我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如果这一切不是梦,而我假设它是,我会失去很多东西。因此,即便我无法证明或证偽『这是一场梦』,我也不妨假设它不是。”
“从本质上讲,模擬假设与 “动物园假说”、“隔离假说”並无区別。”
“这些假说要么认为 “外星人確实存在,但他们將我们圈养起来,不让我们发现”,要么认为 “外星人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察觉”,甚至认为 “上帝创造宇宙就是为了人类”。”
“我並非带著轻蔑的態度提及这些假说,但它们確实不適合深入研究,因为它们不具备科学性 —— 也就是说,它们无法被检验,也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果。”
“这並不意味著这些假说一定是错的,而是说我们无法设计出任何方法来证明它们是错的 —— 它们不具备 “可证偽性”,而可证偽性正是科学的核心特徵。”
“外星人、程式设计师或上帝隨时都可能现身,並对我们说 “我在这里”,但没有他们的主动配合,我们根本无法对这些假说进行检验。”
“恆星困境有时可能会给人一种 “无法检验” 的感觉,但实际上它与上述假说截然不同,也与其他大多数费米悖论的解答不同。”
“假设:如果外星人明天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恆星困境的逻辑基础就会立刻崩塌。虽然我们目前无法直接检验恆星困境,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间接检验它:”
“1:持续寻找外星信號或恆星群的痕跡 —— 如果我们找到了,就证明恆星困境的结论是错误的。”
“2:亲自迈出第一步,开始在太空中建立我们自己的 “恆星群雏形”(如太空殖民、大规模轨道设施等)。”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建造恆星群 “並非明智之举”(例如,存在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或巨大的资源浪费),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其他文明可能也没有这么做;”
“反之,如果我们在地球上停留了 1 万年,却始终无法向太空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那么这也能为 “其他文明可能也没有进行星际探索和扩张” 提供证据 —— 这遵循了 “平庸原理”: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做到某件事,尤其是当我们有明確理由不这么做时,那么其他文明很可能也会因为类似的理由而不这么做。”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要么技术文明极其罕见,要么我们对 “文明扩张”“技术发展” 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
“那么,如果机器继承了星辰,它们是否会注意到其创造者留下的寂静”
“远去的旅行者一號,还会想念它的家吗”
“自上次登月以来,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如今在世的绝大多数人都未曾亲眼见证过那一幕。”
“只有阿波罗计划曾將人类送离近地轨道 —— 而近地轨道距离地球仅数百公里。”
“人类旅行过的最远距离纪录,至今仍由命运多舛的阿波罗 13 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