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什么也没看到 —— 这就是『戴森困境』:我们没有观测到任何戴森球群或类似结构的集群。”
“所以说,假设这些外星文明都能自由的在宇宙间穿梭,也许地球人,对於他们来说很无趣。”
“一个常见的理由是:外星文明可能拥有超光速等神奇技术,但从未造访地球,因为它们认为地球这颗『淡蓝色小圆点』只是一颗平凡无聊的行星,上面居住著同样无聊、原始的野蛮人。”
“地球微不足道,最多只能用『大部分地方无人居住』来形容。”
“这在科幻作品中很常见,也確实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 —— 在宏大的银河太空歌剧中,我们可能只是小角色,既不是英雄的故乡,也不是关键之地。”
“我们的星球(如果被知晓的话)可能只会像人们提到路过的一块荒地那样被一笔带过 —— 那个他们飞过的无聊地方。”
“但每年仍有数百万人因路途被迫路过这块荒地—— 在一个巨大的银河系中,可能有很多更有趣的地方,但这与我们星球的情况类似:地球上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数百万个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但游客眾多的地方。”
“因此,『地球无聊到不值得造访』的观点似乎並不合理。”
“这个理由的另一部分是『人类很无聊或无关紧要』—— 同样的逻辑也適用:我们也有可能,大多数外星人是超智能的后生物或超级进化的有机体,它们把我们看作宠物,甚至蚂蚁。”
“据我观察,智力並不会减少人的好奇心 —— 我们大多数人会和宠物甚至植物说话 —— 没有特殊理由能证明,没有外星人会这样做。”
“因此,儘管这是一种谦逊的態度,但作为这个悖论的解决方案,它並不太合理。”
“不过,如果把解决超光速旅行作为文明的终极目標,也许这些文明將会永远无法让我们见到。”
“根据我们目前所知的物理学,超光速旅行是不可能的,但它是科幻作品的常见元素 —— 当然,在科学领域,我们永远无法確定『不可能的事情』是否真的不可能。”
“然而,超光速旅行给这个悖论带来了几个问题:首先,它往往意味著时间旅行是可能的(由此產生各种悖论)。”
“其次,它是一种『会加剧这个悖论』的技术 —— 如果超光速旅行可行,那么这个悖论的许多解决方案(基於『亚光速太空旅行极其困难或实际上不可能』)的推理基础就会崩塌。”
“我们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在我们之前,银河系中没有任何文明崛起並殖民地球 —— 因为只需要几百万年的『领先优势』,一个文明就能在其他生命演化出来之前,殖民整个银河系。”
“如果引入超光速旅行,那么这个问题的解释范围就需要从『一个星系或一个超星系团』扩展到『整个可观测宇宙,甚至更远』。”
“现在,任何试图解释『为什么大多数文明不採取某种会让我们观测到它们的政策』的理论,不仅要涵盖我们银河系中数千个假设的文明,还要涵盖可观测宇宙中数万亿个其他星系中的数千个文明。”
“『千分之一的概率』变成了『千万亿分之一的概率』,概率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无论超光速旅行是否可能,它几乎永远不会是解释『宇宙大寂静』的好理由。”
“所以说,地球无疑是幸运的,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生命可以温暖地发展。”
“所以,在我们谈论过滤器时,有一类过滤器应该纳入进一些特殊的类別,即『有些星系可能不仅某些区域对生命不友好,整个星系都可能充满敌意,或存在能灭绝所有非技术物种(这些物种无法预测和防御此类事件)的『灭菌事件』(如类星体爆发或黑洞合併)』。”
“就现有星系而言,这可能不是一个强过滤器 —— 许多星系可能部分或完全充满敌意,但可能不会是绝大多数。”
“然而,早期的星系可能普遍更活跃(如类星体及类似事件更多),这可能是我们没有观测到『古老帝国』的原因 —— 在相对较近的时期之前,古老帝国可能极为稀少。”
“我们的地球,我称它处於宜居带內。宜居带』是『恆星系统宜居区域』的另一种说法,通常指『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区域 —— 更广泛地说,是指『不太热也不太冷,適合生命存在』的区域。”
“当然,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