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 在『智慧生命存在期间』,有『足够的乾燥陆地』让『生命发展出火和技术』。”
“我们可能是『一个极端的稀有案例』——『在陆地存在的同时,发展出陆地生命和技术』。”
“儘管『我们发现『大量的水存在於地幔和深海中』,且『海底的深度和压力可能在『將水推入地幔』方面发挥作用』。”
“因此,『可能存在自我调节的循环,有利於『允许海洋和陆地的良好混合』的条件』。”
“除了海洋,轨道离心率,对於生命们也十分重要。”
“我们总是把轨道想像成圆形,但实际上,所有轨道都是椭圆形的,『椭圆或轨道的拉伸程度』就是『偏心率』—— 圆形的偏心率为 0,而『几乎扁平的线』的偏心率为 1。”
“轨道偏心率越大,行星在一年中接收到的阳光变化就越大 —— 行星离太阳越远,接收到的阳光就越少。”
“这不是『季节形成的原因』(季节是由『自转轴倾斜』引起的),但地球在一月离太阳最近,在七月离太阳最远 —— 分別比夏至和冬至晚约两周,这与『北半球的人们通常预期的情况相反』。”
“一颗『距离太阳两倍远的行星』,接收到的光只有『距离太阳一倍远的行星』的四分之一。”
“因此,『高偏心率的行星』会『因偏心率而產生类似季节的变化』,且『可能会因偏心率过高而变得不適宜居住』—— 尤其是因为『行星在远日点停留的时间比在近日点长』。”
“更大的恆星会有『更远的宜居带』和『更长的轨道周期』—— 如果轨道偏心率高,这可能会导致『冬季长达一年』。”
“或者,一颗红矮星可能会『即使在潮汐锁定的行星上,也会因偏心率而產生季节变化』。”
““然而,儘管地球的偏心率较低,但『並不显著』—— 海王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轨道比地球更圆 ——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偏心率最多只是费米悖论的一个微小过滤器』,但『会对『稀有地球大过滤器』產生影响』。”
“说起来,在討论费米悖论时,最常见的疏忽之一是『將我们的银河系视为一个『无法被其他星系触及的岛屿』,而忽略了『如果將可观测宇宙比作地球的大小,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大约只有地球上一所房子那么大』。”
“且『星系之间的距离通常就像房子之间的距离一样 —— 有些共用一堵墙,或者被『不比房子宽的条状土地』隔开,有些则被『几倍於其自身大小的未开发土地』包围』。”
“但相比之下,『这个星系中『恆星宜居带』的空间可能只有大约一万亿立方天文单位』,而『即使在乐观模型下,这个星系中『非宜居带』的空间也比『宜居带』大很多万亿倍』。”
“因此,『思考星系间旅行』並不是『思考『恆星间甚至行星间旅行』那种规模的跳跃』。”
“此外,『大多数星系之间有很多隨机的恆星,可以作为中途站』。”
“一个『在十亿年前(当时我们的宇宙还不到 130 亿年,而现在接近 140 亿年)发展起来,且只能以 10% 的光速旅行的文明,到现在可能已经殖民了『周围 1 亿光年的空间』。”
“因此,我们不能假设『这个星系中的某种反常现象』是『费米悖论的答案』—— 因为『如果 40 亿年前这里的生命被消灭,而地球只是『最近才重新发展出智慧的眾多行星之一』。”
“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星系的文明没有在这段时间內定居这个星系』。”
“我们也不能忽视『等级文明』—— 它们殖民了整个星系,很可能成为『吵闹的外星人』,其『可见度足以让我们在数亿光年外都能观测到』—— 正如『戴森困境』中所设想的那样。”
“超光速旅行只会加剧这一点 —— 因为它不仅意味著『人们可以更容易地在星系间跳跃』,还意味著『我们需要考虑『超出我们可观测宇宙的区域』。”
“『宇宙学事件视界之外的宇宙可能是无限的』,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確信『它可能比我们的可观测区域大很多倍,可能是数万亿倍』,且『也可能通过超光速旅行向我们所在的区域派遣殖民舰队』。”
“在我们的星球上,氧气是一种奇特的物质 —— 它几乎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是『水』(宇宙中最丰富的分子之一,也是『我们所知的生命物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