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后生物时代(3 / 3)

,专门消灭了所有智慧生命』(比如某种精神炸弹)。”

“『我们试图解释『为什么人类可能『能够『在『银河系舞台上崛起』,而『其他文明已经存在,但『並没有『比我们领先十亿年』,『没有『占据所有行星』,『没有『把我们看作『只不过是『原始昆虫』。”

“『这並非因为『它们特別傲慢或优越』,而只是『因为『它们比我们先进太多』,『就像『我们比『实际的昆虫或变形虫』先进太多一样』。”

“同样,这个解释也有问题。”

“『这一解释的核心问题』(除了『没有证据支持它』——『这几乎所有这个悖论解决方案都存在的问题』之外)是『我们的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且『星系间旅行並不比『星系內旅行』困难多少。”

“因此,『你需要假设『某种战爭或灾难』『影响了『大约十亿光年范围內的文明』,而『超光速旅行只会加剧这一问题』—— 因为『我们的战爭『可能『在『如此远的距离上进行』,但『战爭结束后,『来自『战爭区域之外的殖民者』仍可能『到达』。”

『儘管『这不属於『稀有地球』或『稀有太阳』或『稀有太阳系』类別,但『它遵循『相同的原则』,只是『在『更广泛的『星系尺度』上』。”

“『这可能包括『局部星云產生『大量超新星』;『金属丰度低的区域』(『超新星不足』);『恆星形成率低的区域』;『靠近『大量恆星遗蹟』的区域』;『离星系中心太近的区域』;『离星系中心太远的区域』;”

“在这个悖论中,『资源囤积』指的是『另一个『已知物理现象』——『囤积资源以备將来使用是有利的,即使『你目前没有『立即使用它们的需求』。”

“『这提醒我们,『像小行星这样『容易获取的低悬资源』往往『容易被『从恆星系统中弹出』,或『落入行星或太阳』—— 在那里,『引力使『它们难以获取』;『而『恆星本身』也『可以通过『恆星提升』(stelr liftg)来『收穫』,且『正在『以『巨大的速度』消耗『燃料』——『我们的太阳每秒消耗超过 6 亿吨的聚变燃料』,『这些能量『足以『支持『数十亿人度过『整个延长的生命周期』,但『却『被浪费在『照亮『星系际虚空』上,『其中『不到十亿分之一的光子』『最终会『落在『任何行星的叶子上』。”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倾向於假设『即使是『不倾向於『增长和扩张』的文明』,也『倾向於『想要『收穫整个星系的资源』——『任何『大规模的『收穫尝试』都会『自动使它们成为『吵闹的外星人』(loud aliens),並『通过『使『这些努力『在『天文学上『显而易见』来『解决这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