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总统: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啊(2 / 4)

>

随后,在军方势力的逐渐介入与深度影响之下,帝王组织的命运急转直下,开始一步步走向没落。

军方对于组织的干预,使得原本纯粹的科研探索方向发生了偏移。

过多的军事战略考量与利益权衡,取代了曾经对知识纯粹的追求与探索。

科研项目被迫为军事需求让步,研究资源被不合理地调配,许多极具价值的长期研究计划被迫中断或搁置。

在这种混乱与失衡的局面下,组织内部的凝聚力逐渐瓦解,优秀的科研人员因理念不合纷纷离去,资金来源也因组织形象受损与发展方向的混乱而日益枯竭。

曾经辉煌无比的帝王组织,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失去方向的巨轮在,时代的浪潮中摇摇欲坠,往日的荣光渐渐消散,似乎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被人淡忘就是它最终的结局。

但是,一切都在骷髅岛行动后发生了转机。

……

终于,帝王组织的翻身仗出现了。

1973年。

一份档案随着多方辗转,放在了白宫的桌面上,被一个中年白人翻阅,并仔细阅读:

【骷髅岛异常情况档案报告】

尊敬的总统先生:

以下是关于骷髅岛近期出现的重大异常情况的详细报告。这一事件关乎国家安全乃至全球安全形势,望您能仔细审阅。

一、异常物体概述

1. 代号:“深红圣山”(Crisoah)

2. 官方命名:骷髅岛异常巨型卵囊 (Skull Isnd Anoalo Macro - Ovu)

3. 分类:泰坦级生物幼体

结构体 (TITAN - Css anis Larva

struct)

4. 状态:活跃 (Active),受监控 (Under Observation),极度危险 (Extre Hazard)

5. 位置:骷髅岛(坐标 12°14'02

"S, 118°32'27

"E,苏门答腊岛区域),中部山谷 - 原金刚 (Kong) 主要活动区域 (Skull Isnd, tral Valley - Forr Priary Kong Habitat)

6. 发现日期:约三个月前

7. 事件代号:“风暴眼行动” (OPERATION STORM EYE)

二、物理描述

1. 形态:该物体呈现为巨大的不规则椭圆形,初步判定为生物卵囊。

其表面覆盖着异常坚硬的深灰黑色几丁质甲壳,带有金属光泽。

甲壳上布满类似电路板或晶体结构的复杂凸起纹路,纹路间隙会间歇性发出微弱的琥珀色或暗红色光芒,且呈脉动状。

2. 尺寸:高度约 205 米,最长直径约 530 米,其体积和质量远超骷髅岛乃至地球上已知的任何卵生生物或结构体。

3. 结构特征:卵囊底部延伸出类似根须或能量导管的结构,深深扎入岛屿地壳,并与附近的地热活动区相连。

这些“根须”同样由类甲壳物质构成,伴有发光现象。

卵囊本身虽未检测到明显生命活动迹象,如呼吸运动、心跳声等,但内部持续散发出强烈的生物能量信号以及未知的辐射频谱。

三、环境交互影响

卵囊周围区域出现显著的非自然“石化”现象。在靠近卵囊一定范围内,植被、土壤乃至岩石都呈现出灰白色且脆弱易碎的矿物化特征,仿佛生命力被强行抽离。

目前,这个“死亡地带”的范围似乎正在以0.18

天的速度缓慢扩大。

四、发现过程与当前状况

约三个月前,该卵囊被发现于骷髅岛中部山谷深处。以帝王组织代表的科考团队通过地震传感器,当地土著的描述与引荐,异常生物能量读数察觉到它的出现。

五、关键异常点 - 金刚的异常行为

骷髅岛的守护者金刚,对该卵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常关联性。

它似乎放弃了传统的活动区域与迁徙路径,长时间驻守在卵囊附近。

观测发现,金刚并非对卵囊具有攻击性或好奇,而是展现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