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当务之急(2 / 3)

能直接复制,那对我们的芯片产业和化工产业,简直是跨越式的发展!”

    那位儒雅的生物学家也按捺不住了。

    “还有一些结构极其复杂的天然药物分子,或者稀有的酶制剂!如果能够精确复制,我们的新药研发周期将大大缩短,许多罕见病将有药可医!”

    “没错,还有航天发动机的特种耐高温合金!”

    “高精度的光学镜片组!”

    ……

    一时间,会议室里七嘴八舌。

    各种平日里只有在需要时才肯拿出来的珍稀材料、尖端部件,此刻都成了科学家们迫切希望复制的对象。

    他们看向秦浩的眼神,就像饥饿的狼群看到了鲜美的嫩肉,热情得让秦浩有些头皮发麻。

    秦浩下意识地往程海棠身边挪了挪,感觉自己真成了他们口中的“香饽饽”,随时可能被这些科学狂人“瓜分”了。

    罗瑞祥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温和但有力的声音再次响起:

    “大家的热情和对科研的渴望,我完全理解。这些需求,也都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不过……”

    他话锋一转,“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看向秦浩,又转向众位科学家,

    “海棠同志刚才也提到了,小秦同志的系统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要发挥出它更大的潜力,首先需要吸收电能,然后再累积升级条件。”

    “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为系统充能,完成升级。只有基础打牢了,后续的各种应用才能水到渠成。”

    罗瑞祥说出了自己打算。

    科学家们闻言,纷纷点头,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

    钱博文院士率先表态,

    “领袖所言极是!是我们有些心急了。能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能量,再强大的功能也无法施展。”

    一位能源专家也补充道:

    “一百亿度电对于国家来说,并不困难。优先保障系统升级,这才是最明智的决策!”

    “是啊!”众人纷纷点头。

    “领袖,既然充能是第一步,那我们能不能在确保安全和保密的前提下,观摩这个充能的过程?

    这对于我们理解系统的能量汲取方式,甚至是其运作机制,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

    一位科学家举手发言道。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在场大部分科学家的响应。

    “对啊!如果能近距离观察,或许能分析出一些能量转化的奥秘!”

    “这是个好机会!说不定能为我们未来的能源技术带来灵感!”

    罗瑞祥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眼神,微微颔首,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