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叹了口气,话里话外都是委屈,“东旭这孩子不争气,这么多年在厂里还是个一级工!”
“那点工资都不够家里的开销!我又是农村户口,买粮还得花高价,日子早就揭不开锅了!”
易中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缓了缓神,问道:“既然这么困难,你们这些年是怎么撑过来的?”
“还不是靠院里的几位大爷照拂!”贾张氏连忙接话。
眼神里带着几分讨好,“咱们院以前可是街道办评的优秀四合院!以前一大爷易中海在的时候。”
“只要看到我贾家快断粮了,就会组织院里的街坊邻居给我们捐款,帮我们苟延残喘一阵子!”
“现在您当了一大爷,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一家五口饿死吧?”
易中洋心里瞬间明白了,贾张氏这是想让自已组织捐款。
他皱着眉头琢磨起来:自已刚当一大爷没多久,要是能帮贾家渡过难关。
院里人肯定会觉得自已体恤邻居,威望能提高不少!
就算捐款这事没成,自已也没什么损失,顶多落个“尽力了”的名声。
“你跟我说说,以前易中海他们是怎么组织捐款的?”易中洋问道,语气里已经带了几分松动。
贾张氏见状,连忙把以前的流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末了还不忘添一句:“一大爷,别的不说,就说陈家!陈一舟现在是科长,工资那么高!”
“还有他大伯家里也有好几个工人,怎么也得给我们家多捐点吧?他们家日子过得那么好,帮衬我们一把也是应该的!”
这话正好说到易中洋心坎里。他跟陈家本来就有点不对付。
现在要是能借着捐款的由头,“敲”陈家一笔,也算出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