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原本应该自己坐的位置,坐着陆暮白孟林不解。
他才出去两日的时间,怎么自己的位置就被人给顶替了。
孟林昨天在山窝里出发,带着人出门,没有想到回到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他媳妇和小狸吃的津津有味,老太爷喝的是满面红光,还带着满足的喜悦。
难道,他出门家里就没有人,担心他的安全吗?
这位陆大人,还真是个会钻空子的!
想到此处,孟林的脸阴沉了下来,朝着饭厅里走去......
“孟林,你回来了。”坐在上位的老太爷看到进来的外孙子,脸上的喜悦之色更甚。
“来来来,坐在外祖父这里来。”老太爷招呼着孟林。
陆暮白礼貌的起身,和孟林寒暄了两句,想着老太爷真是喝醉了,他不是孟林的伯祖父吗?怎么成了外祖父了!
“回来了。”
褚清宁起身给孟林添了碗筷,本想着让三个男人坐在一块的。
孟林却是先一步,在褚清宁的身边落下了坐。
如此,也只能由着他了。
“陆大人,真是稀客呀,我有些事情没有在家,怠慢陆大人了。”
孟林给自己倒了一盅酒,端起酒盏很是有礼的说道。
“今日,过来和老太爷商量一些事情,正好赶在饭点孟夫人留饭,我也就没有客气,还请不要见怪。”
陆暮白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和孟林端起酒盏喝下杯中酒。
孟林今日的表现,倒是让老太爷很意外,他竟然主动给自己倒酒,真是少见。
小狸在饭桌上早就吃饱,大哥回来了她心中的那点子担心也没有了,恭敬的和几人说了要告退的事情。
随后,小狸起身,拿着一个干净的碗,在几人身边忙活起来。
褚清宁无奈的瞧着小狸的动作,她是有多喜欢小黄和小黑。
这种有外人在的场合,她也能如此从容的收集饭桌上的骨头给狗子吃,还真是难得。
老太爷和孟林则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陆暮白只能瞧着小狸认真的样子,没有言语。
小狸收集好骨头要走时,褚清宁也和几人告退。
男人们要喝酒,她坐在那里也无聊,还不如去东院陪陪她娘。
褚清宁让陆惜给饭厅里送了茶水,便去了她娘的东院。
姑嫂俩出去,陆暮白的脸色便收起了嬉笑,转而同孟林、老太爷聊起了庆元镇的大事。
这天下午,陆暮白很晚才从孟家离开。
翌日起。
庆元镇便开始,向百姓收粮,可来交粮食的人却寥寥无几。
陆暮白让衙差,三人一组,下到各个村里挨家挨户的去通知。
如此五日后,来交粮食的人还是不多。
庆元镇上做生意的商贩,要收税银更是一家不少的通知下去。
褚孟两家的产业可不少,要交的银子自然也要准备起来了。
庆元镇大大小小的商贩上百家,褚清宁也不想当那个出头鸟,遭人话柄。
还是等几日,看看情况再带着银子上交吧!
福运客栈里。
崔长史接到了主子送过来的信件。
信中提到,孟将军在边关丢了一座城池,眼下大军被击退到“富阳关”,
这三个地方要是攻下了,别国的大军,便能长驱直入岳国的疆土。
庆元镇是最有可能经过的地方。
虽然消息还没有传到庆元镇,可有那心思活络之人,已经想到此处。
庆元镇因着收粮之事,闹得人心惶惶。有外出门路的百姓,开始带着家人合计着要逃离庆元镇了。
褚秋月这两日担心的夜不能寐,嘴巴里都起了水泡。
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如果佤籁人打进来,便什么都没有了。
这两日,在巷子里听着左右邻居攀谈,街坊四邻都有想举家离开的心思。
为了两家人的性命,褚秋月想和大闺女商量一下,接下来他们家要怎么个章程。
去了西院,才知晓小两口带着小狸、小福,一大早就出去了。
与此同时。
孟林带着几人,还有两只狗崽子,朝着崖谷走去……
这一次,因着孟林对昆伏山的熟悉,他们没有走石溪村的那条山路上山。
而是,坐着马车来到,一条相对近的山脚上山了。
上山的路上,遇到不少在山上打猎,或者挖野菜的村民。
看来,大家都因为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