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仅是一个入口或出口,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状态,一种关系,一种选择。
陈默忽然想起了鲁迅笔下“铁屋子”
的比喻,那扇沉重的、禁锢思想的“门”
;他想起无数历史转折点上,那些被叩开或强行撞开的国门、思想之门;他想起个人成长中,那些主动推开或被动关闭的心门、机遇之门
一个立意在他心中成型:门,是双向的凝视与选择。
推开一扇门,意味着你选择接受门后的世界,同时也意味着门后的世界选择了你。
它考验着勇气,也检验着资格;它带来机遇,也伴随着责任。
这个立意瞬间点燃了他的思维。
他没有急于动笔,而是迅在草稿纸上勾勒出几个关键点:界限、跨越、选择。
思路清晰后,陈默的目光变得锐利而专注。
他拿起叶妍送的那支笔,旋开笔帽。
冰凉的笔身握在手中,却似乎传递着一丝暖意。
他不再犹豫,在答题卷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拟定的标题:
《门之界》
笔尖在光滑的纸面上流畅地滑动,出细微而坚定的沙沙声。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那些积累的词汇、精妙的比喻、深刻的哲思如同找到了最合适的河道,奔涌而出,汇聚成有力的文字洪流。
时间缓缓流逝,当陈默写完最后一个句号,轻轻吁出一口气,抬起头时,才现窗外的灰云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漏下几缕微弱的阳光。
考场里依旧安静,只有笔尖摩擦纸页的声音和偶尔的翻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