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抓洗,再倒水留米,与煮饭布置一致。
关键的来了!
地瓜粥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粥呸,地瓜啦!
陈默从底下的盆里拿出一个红薯(地瓜),开始削皮。
有趣的是,红薯削完皮握的越久,手就越黏。
把红薯随意切成不等块,丢进锅中,然后再加水,加多少水陈默心里没数,只是觉得应该比煮饭多个两倍以上。
此时他心里还在复盘,觉得自己以后应该多点下厨的机会。
不为别的,就单纯为了刚才的切红薯。
正常切红薯的流程是在砧板上切完红薯块,然后再把砧板上的红薯块全部一起放进锅里他是这么做的。
可看见老父亲煮地瓜粥过程的陈默,心里却觉得自己这方面确实生疏。
要知道,陈建国切红薯时,是一手红薯,一手刀。
没错,没有砧板,就是右手拿刀朝左手掌心的红薯劈下去,然后刀身微微一扭,就可以自然的形成红薯块,然后手微微一抖,红薯块就自然掉落锅里。
这一幕,在陈默没有亲自动手前,他不觉得如何,可等他亲自上手后才知道,这里面蕴含的不仅仅是胆量,更是炉火纯青的功夫。
嘀嘀!
按下煮粥的定时按钮,陈默开始准备中午的配菜。
按照冰箱留下的食材,他准备来个腊肠炒蛋+清炒青菜。
炒菜前需要备菜,经过略显笨拙的打鸡蛋和生疏的刀工环节后,陈默终于有(shou)条()不(jiao)紊(1uan)的来到熟练的洗青菜环节。
这回他倒是显得气定神闲了,只可惜好景不长,后面还有炒菜环节等着他。
陈默站在灶前,脑海中努力回忆爸爸妈妈炒菜的样子,不禁暗暗可惜这个时候网络展过慢,短视频还没有出现,否则跟着视频教学做,他感觉这顿饭应该能更容易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