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权贵子弟结拜与他和他赵家来说倒也不算是坏事!
而如今,见许文悠如此坦诚,赵仕英就更不好在意了,轻轻一笑便道:“无妨,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左右我二叔已经做了陵州刺史,那我赵家倒也不在乎与朝廷更加离心了!”
“其实在我来长安城之前,我爹就已经有了辞官的打算,而且也准备让我赵家人逐步迁往北境!只不过因为我一直心念丹雪,拖着不去投奔我二叔,所以他辞官的折子便也跟着拖了下来!”
“哦,你爹竟是早有此打算?”听了这话,许文悠一愣。
赵仕英点了点头:“几位兄长家世比我深厚,当下的局势定看的比我还明白!我二叔日后指定是不可能在回长安城做官了,所以这个时候我爹若还不辞官,那回头估计连递折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哎,也是我糊涂!倘若我早点去北境,那有我二叔举荐,我如今大概也能在他治下做一任郡守了!如此一来,那我爹纵使辞官了,可与我赵家来说却也不算亏!”
“郡守?你是说,你只要去了北境就能做郡守?”
突然,陈进咋呼道,说着话还直接将眼睛瞪了个圆。
赵仕英点了点头:“我二叔来信是这么说的,而且官职他好像也都给我举荐下来了,就等着我去上任呢?”
“卧槽,这么草率的吗?堂堂两榜进士运气不好都捞不上一任县令,你一个举人就算是解元就能直接做郡守?”
陈进又惊了!
“呵呵,没什么稀奇的!据我所知北境如今可是百废待兴,别说老四是解元,如今在北境只要读过几年私塾的都能被委任做官,且保底就是县令!”
“你们可能不知道,北境总督贺知孝……额,现在应该叫镇北王府丞相了!这些日子,这位大人可都派兵从陇朔两州强抢读书人了,导致如今靠近陵州和梁州的郡县都没有读书人敢落足!”
“甚至不仅仅是读书人,就连那附近的朝廷命官他都抢!”
“不过虽然如此,但现在在北境做官的风险也很大,因为一旦做不好那就是人头落地!要么就是王府以办事不力引发叛乱斩了,要么就是被一些暴民直接趁机刺杀了!”
此时,谢云殊也呵呵一笑开口道。
而随着他说完,陈进直接就倒吸了口冷气!
“嘶……这么疯狂的吗?没听说过镇北王这么残暴的啊?”
谢云殊点了点头:“镇北王的确没那么残暴,但如今北境的乱象却逼得他不得不那般狠辣!”
“北境一战结束后,陵州百姓十不存一,而主政一方的官员除了此前有幸逃到陵州城的,其余无一存活!而且如今幽凉两州也收复,那里按二十年前的划分可是有九郡之地黎民百万!”
“虽这二十年间,被蛮人屠戮的不少,可如今存活下来的却也有数十万人,而且这数十万人因为被蛮人统治已久,内心早已不认朝廷和镇北王府!”
“如今寒冬将至,北境四州之地百多万军民需要安置,衣物,住房,口粮等等问题却都是需要即刻就解决的,而且镇北王还从南疆迁移了数十万巫民过来,而俘虏的蛮人他也没有尽杀!”
“如此一来,北境如今所要面临的就还有一个各民族大团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又都需要在这短短几个月内解决,否则一旦寒冬降临,那对于刚刚面临了一场战争缺衣少食的北境来说,那无疑就像是在度一场可怕的天灾!”
而说着,谢云殊便凝眉看向陈进他们道:“如果这个冬天北境军民百姓扛不过去,那日后的北境恐怕真的就会是赤地千里了!”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镇北王又怎敢施以仁政?仁政那是盛世用的,而乱世只能用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