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维斯位于南部高地的中央,直径一百五十英里,是月球表面视线所及的第二大环形山。这个环形山年代久远,历经长期火山运动,再加上受到太空里的小行星轰炸,环形山的内缘和谷底都满目疮痍。不过,从上次小行星带来残骸撞击内行星,形成这里的坑洞以来,月球已经享受了五亿年的宁静。
直到现在,克拉维斯环形山的地表和地底才又新出现了一些奇异的**,人类正在这儿建立他们在月球上第一个永久桥头堡。紧急的时候,克拉维斯基地可以完全自给自足。所有维生物资,都可以就地取石,通过压碎、加热、化学处理来提炼。氢、氧、碳、氮、磷以及其他大多元素,都可以在月球内部找到——只要有人知道去哪里找的话。
克拉维斯基地是个封闭系统,像个具体而微的小地球,所有维生所需的化学物质都能再生使用。空气经过一间巨大的“温室”来净化,这间圆形的大屋子建在月球表面的下方,屋顶正好紧挨着地表。夜里用强灯,白天用滤过的阳光,一亩亩粗短而青翠的植物生长在温暖又湿润的环境里。这些都是特别变种的植物,主要目的是用来补充空气中的氧,次要作用才是充当食物。
更多食物则是通过化学处理系统及藻类培育得来。长达好几码的透明塑料管里,旋转着绿绿的藻类,虽然对老饕而言不具任何吸引力,生化学家却可以转变为各种只有专家才能分辨真假的肉排。
这个基地的工作阵容,是由一千一百名男人和六百名女人所组成,全都是在出发离开地球之前,精挑细选,又受过高度训练的科学家或技术人员。虽然现在月球上的生活几乎已经没有早期的艰辛、不便以及偶发的危险,不过心理上要承担的压力还是很大,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不该尝试。要从坚固的岩石或凝固的熔岩上切割出一大块地底基地,昂贵又极耗时间,因此标准的一人“起居舱”空间,大约只有六英尺宽、十英尺长、八英尺高。
房间的布置则十分漂亮,看起来很像一间高级的汽车旅馆套房,有沙发床、电视、小型高传真音响,还有一台视讯电话。除此之外,通过室内装潢的一点小技巧,有一面完整的墙,只要单击按钮,就可以转换为一幅逼真的地球风光。有八种景观可以选择。
这种奢华在基地里随处可见,虽然有时候很难跟地球上的人解释清楚为什么有其必要。克拉维斯基地每名男女的训练、交通、居住都花上了十万美元,为了让他们心神自在,再多花一点也是值得的。这和艺术无关,而和神志清醒有关。
要说基地生活,或整体月球生活的好玩之处,低重力一定是其中之一。低重力让人产生一种幸福自在的感觉。然而其中也有危险,并且,来自地球的移民者要花上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习惯。在月球上,人类的身体得学会一套全新的本能反应。生平第一次,得区分质量与重量的差异。
一个在地球上有一百八十磅的人,会很高兴地发现在月球上他只有三十磅。如果他一直以等速沿着直线前进,会有一种就要飘浮起来的美妙无比的感觉。不过,一旦他想改变路线,或是转弯,或是突然打住,那就会发现他一百八十磅的质量,或是说惯性,一磅不少地存在那里。因为这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不会因置身于地球、月球、太阳,或空空如也的太空而有所不同。因此,任何人在相当适应月球生活之前,都必须懂得现在所有东西的重量,实质都比表象要笨重六倍,通常这堂课要真学到家,都得经过多次的冲撞和摔倒。因此月球上的老鸟都会离那些菜鸟远远的,直到他们真正适应了水土。
由于工厂、办公室、库房、计算机中心、发电机、机件修护厂、厨房、实验室,以及食物处理厂一应俱全,克拉维斯基地本身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世界。很讽刺的是,建构这个地下王国的很多技术,其实都是在过去长达半世纪的冷战时期开发出来的。
在特别强化过的导弹基地待过的人,来到克拉维斯一定会觉得很自在。在月球的地底生活,以及应对恶劣的环境,需要同样一套绝活和硬件,只不过已经转化为和平的目的。经过了一万年后,人类总算找到一件有趣不下于战争的事情。
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认知到这一点。
降落之前十分壮阔的山岭,已经神秘地失踪——都隐藏到月球弧度陡峭的地平线之下了。宇宙飞船四周,是一片平坦的灰白色平原,在斜斜照下来的地球光之下十分明亮。当然,天空是一片漆黑,除非眼睛可以有些屏护,不受月球表面的强光干扰,否则只能看到一些比较亮的恒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