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撬一撬(2 / 6)

; “要试过才知道。”

    温故也不能确定,但他想试一试,希望能得到几位主事人的支持,于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试着写个话本,与病疫相关的,既能让大家学到辟邪疫的知识,又能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还能把那股精神气儿提起来,做事情才会有更有力。”

    村长听着觉得靠谱,让温故多说说。

    温故是这么想的,如今邪疫蔓延,自身防护是首要。成天求神拜佛也没什么用啊,别总惦记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通过话本,给村民普及寄生虫知识,如何在平时生活和做工的时候注意自身防护。

    躲家里把水烧开,把食物加热,熬一天是一天?

    但柴火和食物总有用完的时候。村里物资按劳分配,谁出力多,分到的东西就多。

    村里马上要建设坞堡,肯定要动用更多的人力,不会允许那些人继续躲家里。

    村民们多是世代生活在底层,对许多事情缺乏认知,但在这种时候,这个村子能还能幸存下这么多人,显然已经有一定认知,也是听得进劝,有分辨能力的。

    人因未知而恐惧,因恐惧而慌手慌脚,到时候更容易出错漏甚至危及性命。

    倒不如让大家多学些防疫知识,心里有了盘算,才更有效率。

    “我写下之后,可让村里识字的人读给大家听。”温故说道。

    屋里几位主事人确实心动。

    类似镇上和县城里,那种说书人讲的故事?

    如果真能行,他们也想听话本。

    村里没啥娱乐,成天圈在这屋前屋后,他们这几个老头子没事儿就从栅栏缝隙,望着前方日渐荒废的田地迎风流泪。

    情绪压抑的时候,恨不得直接走山里去,给家人多省些负担。但心中又割舍不下,有些事情,年轻人还真办不周全。

    如果一个话本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当然最好了。

    不等其他人表态,村长先点头:“那就试试!”

    温故微微颔首,又道:“既然是给村里大家看的话本,那当然得符合大家的喜好。”

    他得根据本土风俗和口味改编,因地制宜,接一接这里的地气。只要别总是翻来覆去的说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那么,诸位倾向于哪些类型呢?”他问。

    这个问题,大家就很有表达意愿了。

    世道太平的时候,他们可不挑,才子佳人的那些他们听得起劲,乡野闲话他们也喜欢得很。

    但是如今世道变了,什么才子佳人乡野闲话,他们都不耐烦听,就想听那些——

    “神仙的,妖精鬼怪的!”

    “钟馗圣君伏魔那样!在镇上酒楼听过一次。”

    “我爱听神佛降妖!”

    ……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