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
打个比方,一封密信,商队不会主动往外传送。但如果这封密信夹杂在货物中,雇主支付了足够酬劳,他们愿意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帮忙把这些货物运送到指定地方。
同样的,如果有人调查,他们也会配合。收寄方都是谁,地址在哪里,他们都不会隐瞒。
“恐怕盛稔看中那里,也是为了更方便探听消息。”有文士说道。
赵少主倒是淡然一笑:“虽有弊端,但益处更大。”
朝晖坊那边难得做了点好事。
于是,赵家那群年轻人很快就收到了来自赵府的夸赞。
一下子集体亢奋了。
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凭他们如今的身份,凭他们姓“赵”,只要不闹出大事,就不用担心饿死。
重要的是,能证明自己有本事!
“建铺面!建!”
“立刻!”
“设计图赶紧搞出来!”
“建材囤起来!”
如今建筑材料紧缺,虽然冬季借助雪道运送了不少木材,但是城中这么多富户,大多数木材都预定出去了。
现在他们临时插队,强抢是不行的,肯定要搭进去不少人情。
不过,也值了!
成天闲得打架的赵家年轻人们,像是接受过多番鞭策,陀螺似的忙碌起来。
都说了要年底交房,到了今年秋冬,那一排铺面要是建不起来,在家主那里估计就没个好印象了!
好印象,约等于好前程。
同样姓赵,但前程是有好有差的,谁乐意被兄弟们甩在后面?
没几天,原本已经人员饱和的景星坊工地,又有新活儿了。
消息灵通的闲汉们,迅速把这个重要信息传递到各坊。
冬季已经过去了,眼瞅着气温升起来,外面会越来越危险。迫切想要赚取粮食柴火的平民们,争先恐后奔过来。
工钱方面,甭管是一月一结还是半月一结,在如今这样的形势之下,能把贫民一家子拖死。
因此,工地基本上是日结,或者两日、三日一结,时间再长就不合适了,也有损赵家的名声。
钱引数额太大,发实物又不方便管理,于是,新开的工地果断兑换了景星坊的粮票。
劳工们都挺乐意的。
闲汉们这几日也很得意。有机会能给街坊邻居谋点福利,以后他自己遇到麻烦也有人帮衬。
这世道,像他们这样的小民,单打独斗可过不长久。
比如这次赵家新开的这片工地,他们探知动静就赶紧通知自己那边的街坊邻居。
如今成功被雇佣的劳工,都得记他们的好。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