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陈九如何“恰好”
对那道题“见解独到”
,几位老翰林如何“叹服”
,文若又如何“金口玉言”
预言魁……绘声绘色,如同亲见。
“啧啧,难怪文若先生如此推崇,原来是早就喂好了题目!”
“我说他一个重伤未愈之人,哪来的底气?原来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这手段……啧啧,真是把天下士子都当傻子耍了!”
“公主殿下好大的手笔!
连文若先生都能请动!”
流言如同长了翅膀的毒箭,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贡院门口飞射向洛京的每一个角落。
茶馆酒肆,流言的温床,
“听说了吗?惊天大丑闻!
今科春闱泄题了!”
“什么?真的假的?谁这么大胆子?”
“还能有谁?那位刚被文若先生捧上天的陈九啊!
还有文若先生本人!”
“快说说!
怎么回事?”
“嘿,据说是文若先生在考前开了个小会,拿出份孤本古籍,上面记的题目跟今科策论题一模一样!
那陈九当场就答得头头是道,把几位老翰林都镇住了!
文若先生还拍板说他必是魁!
你们说,这要不是提前知道了题,他能这么准?”
“我的天!
这……这胆子也太肥了!
文若先生他……他图什么啊?”
“图什么?攀附权贵呗!
没看陈九背后站着谁?镇国公主!
这位可是手眼通天!
为了捧自己人上位,什么干不出来?”
“原来如此!
难怪!
我说一个庶人,还废了武功,怎么突然就鲤鱼跃龙门了!
敢情是走了捷径!”
“呸!
什么捷径!
这是舞弊!
是窃取功名!
是对天下寒窗苦读士子的侮辱!”
“对!
太不公平了!
必须严查!
严惩!”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