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金元暴政,朝臣恐慌(1 / 2)

自楚千夏四国宴绝然离去后,沈临风仿佛一夜之间老去了很多。他自己或许并没有发现自己容貌的变化,也不会有谁敢去提起这个变化,他只是自己模糊地意识到,失去一个很重要的人,心里面空落落的。

沈临风的贴身太监敏锐地捕捉到了皇上的变化。

沈临风每晚在翻牌子挑选侍寝的嫔妃的时候,已经不似以前那样热衷了,那些红极一时的皇贵妃们好像一夜之间失了宠,不论她们如何用心地挑选新衣裳或者精心地打扮自己,还是在皇上闲逛的时候制造各种偶遇,沈临风对她们都只是淡淡地瞥一眼,仿佛一眼就看穿了她们的把戏。

如果放在从前,沈临风对这种有些粗劣的“偶遇”乐此不疲,无论哪个贵妃都会被他揽入怀中,哪怕只是做戏呢?

所以沈临风的变化让后宫的妃子颇为疑惑更为着急,无论如何都捉摸不透现在皇上的心思,不过,楚清明除外。

楚清明是楚千夏的姐姐,更是陪着皇上不论坏事好事一路走来的皇贵妃,她清楚地感觉到皇上每日对楚千夏情感的变化,她恨,她嫉妒,但她也无可奈何。

男人不能没有一个知己,特别是身处高位的男人。

身处高位的压力需要一个贴心的女子去帮自己分担,沈临风没有。他是一个弑父夺位的皇帝,他连自己的陵墓都修建在远离自己父皇的地方,他笼络将军丞相,他娶了他们的女儿们,但他却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相信的人,包括他的妃子。

从前沈昭形单影只的时候,他放心他这个弟弟不敢先做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他肆无忌惮地去追杀他;可是如今将楚千夏放走,沈昭有了一个需要去守护的人,沈昭便不再是以前的沈昭了,他有了弱点的同时也具备了应有的攻击力,况且楚千夏本身也是一个厉害角色。沈临风觉得自己的皇位坐得越来越不稳了。

“皇上,西北大旱!”

清晨的早朝上,沈临风便收到这么一个令人不悦的坏消息。

“皇上,西北加急奏报,大旱多月,百姓几乎是颗粒无收。眼下只怕撑不过十日便会引起大范围的饥荒。”一位文官急急地跑进殿内,直直地跪倒在地。

沈临风勃然大怒,几乎是跳了起来:“西北大旱数月,为何现在才报告给朕?负责西北民户的人呢?给朕站出来!”

一位胖胖的官员抖抖索索地从众官员中挪了出来:“回、回皇上,微臣、微臣在京侍驾多月,西北的事情已经交给驻守在那里的人。想必、想必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才会延误奏报。”

“耽误?有什么时候能耽误这等大事?你身为西北要员居然在这种危急关头入京,真是荒谬!”沈临风站在御台上,脸上蒙上了一层狠厉:“来人啊,拖出去给朕斩了!”

“皇上!”胖胖的官员吓得腿肚子一软扑倒在地,哭喊着求饶道:“皇上,微臣冤枉啊!微臣真的是奉旨才会入京的啊!皇上—”

“给朕拖出去斩了!”沈临风看都不看台下的可怜人一眼,不耐烦地挥手:“若是有谁求情,视为同罪!”

御台下的一干官员互相看看,闭了嘴。胖胖的西北要员眼看最后一丝的希望也破灭了,哭得瘫软在地,被随后而来的几个御林军强行地从御殿内拖了出去,今日午时便可以见到他挂在城墙上的尸首了。

“下次再遇瞒报民生之事,有如此人!”沈临风带着些阴霾的眼睛扫视着朝臣,甩下这么一句狠话后方才满意地坐下商议大旱的事情:“西北大旱,内部想必是慌乱不已。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还处在恐惧中的朝臣渐渐回过神来,一个个都变得踌躇起来,生怕上前献计的时候说错了话再成为第二个被挂在城墙上的朝廷大员。

“皇上,自古以来每朝每代遇到这类天灾的时候,圣君必会先下一书罪己诏,向天请罪归咎于自身以保国泰民安。然,臣以为,皇上仁政多年,其心天地可鉴,罪己诏一书暂缓也是可以的,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安抚民心以及救助灾民,皇上应大开粮仓,同时以东南一带的米粮救济西北一带的灾民。”老丞相见所有的臣工都不敢做声,便第一个发了话。

“有理,”地跪倒在地。沈临风勃然大怒,几乎是跳了起来:“西北大朕曾经承诺过别的三国,开放三成的粮仓,现如今只剩下七成左右的粮仓没有开封。朕还有数十万的兵马需要粮草,朕的臣工和皇城里面的子民也需要粮食,哪里还有余粮去分派给那些灾民呢?”

老丞相虽然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