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可能不了解,怡和证券公司近年来业绩斐然,不说营收,去年与前年仅仅利润均突破了1.5亿港元,即便再往前追溯一年,其利润也超过了1亿港元。
这样的盈利能力,在我看来,不仅完全能够支撑其15亿港元的市值,甚至可以说有着更高的价值潜力,达到20亿港元亦不为过。
因此,说其市值偏高,恐怕有失偏颇。”
西门·凯瑟克以为林浩然不了解怡和证券公司的营收情况,于是再次平复心情,耐心地解释道,试图让林浩然认识到怡和证券公司的真正价值。
林浩然微微一笑,并没有因西门·凯瑟克的解释而有丝毫动摇:“西门先生,我的报价是一亿港元,这是我的底线,如果你们接受,我们就有交易可谈;如果不接受,那就只好作罢。我实话实说,我对怡和证券公司的兴趣确实有限。”
西门·凯瑟克闻言,脸色铁青,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林先生,您这报价简直是对我们怡和证券公司的蔑视!既然如此,我看我们也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林浩然依旧保持着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西门先生,既然话已至此,那我也不多留您了,慢走,不送!”
西门·凯瑟克满心憋屈,深知再留下去也是无益,于是带着满腔怒火,几乎是逃一般地离开了马世民的办公室。望着西门·凯瑟克被气得离开的样子,就连马世民都笑了出来,并没有因为自己曾经是怡和洋行高层而对西门·凯瑟克有一丝怜悯。
毕竟,他如今的老板是林浩然,而不是怡和洋行这个前东家。
“没想到他们居然想要将怡和证券公司都给卖掉,这可是他们怡和洋行如今在香江最重要的子公司了,看样子,他们真的要彻底退出香江这个市场了。”马世民有些感慨地说道。
“若是没有与总督府结怨,有总督府做后盾,即便怡和洋行将总部迁往英国,怡和证券公司在香江也能风生水起。
但这次他们为了报复我,妄图操控舆论,拖香江地产业下水,引发危机,结果却让总督府损失惨重。
这样的因果报应,让怡和洋行在总督府那里留下了恶劣的印象,即便处罚已过,未来也别指望总督府再给予丝毫偏袒。
失去后台支持,怡和证券公司的衰落只是时间问题,其他公司定会趁机蚕食其市场份额,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想趁着股价尚高,尽快脱手。
只可惜,我可不是任人宰割的冤大头!”林浩然笑着说道。
“老板,您对怡和证券公司真的毫无兴趣吗?诚然,他们40%股份标价8亿是高了些,但若以5亿港元成交,无疑是笔划算的买卖。
您若掌控怡和证券,结合您在香江的影响力与怡和证券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及人才资源,定能在业界大展拳脚,推动其市值再创新高!而且,怡和证券无论对您个人还是置地集团来说,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我觉得这家公司非常值得考虑收购。
如果您个人不感兴趣,或许我们可以以置地集团作为购买方来洽谈收购事宜?”马世民对于林浩然对怡和证券公司表现出的冷淡态度,感到颇为意外。
马世民刚刚其实想插话了,因为他作为怡和洋行前高管,还是比较了解怡和证券公司的。
或许,怡和证券公司的固有资产不算多,但是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怡和证券公司这个多年积累下来的招牌,以及公司内众多的行业人才。
这些,也是怡和证券公司能够傲视香江市场的关键。
当然了,怡和洋行这个背后靠山也缺一不可。
只是因为刚刚林浩然表现毫无兴趣的样子,如果他插嘴的话,让西门·凯瑟克以为置地集团感兴趣,这样的话,谈价不好谈罢了。
但是,西门·凯瑟克一离开,马世民便忍不住说出来了。
马先生,我有我的想法,对于怡和证券公司,你就不要多牵扯太多了,接下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