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58亿港元,用完了!(3 / 4)

nbsp;而持有的怡和洋行股票,也达到了15.23%。

    可以说,两家洋行,他都已经暗中成为大股东了。

    置地集团这边,林浩然更是有机会与怡和洋行争夺控股权了。

    怡和洋行的吸纳进度相较于置地集团而言之所以如此之慢,是因为怡和洋行的英资财团持有的股票更多,导致股市中流通的怡和洋行股票远远比置地的流通股要少。

    这也是为何置地集团的股票吸纳得如此顺利的原因。

    林浩然坐到了苏志学的对面,看着如今环宇投资公司的业务进度。

    “老板,咱们的可用资金,差不多用完了!”苏志学在一旁提醒道。

    “账上还有多少钱?”林浩然很是诧异,足足58.24亿港元的资金,这么快就用得差不多了?

    这实属有些离谱。

    他的潜意识中,一直觉得自己还有二三十亿港元可用,对资金完全没有紧迫性。

    “我刚刚去了一趟财务那里,她说账上还有三千万港元左右。”苏志学回应道。

    “拿计算器给我。”林浩然指了指苏志学面前的计算器说道。

    接过苏志学递过来的计算器,林浩然计算了一番。

    从美国回来,他带了足足57.44亿港元回来,之后在爱美高公司那边又得到了两次分红共计0.8亿港元。

    至于他旗下其它公司,林浩然从来没有从那些公司账户上拿过钱,毕竟如果随意从企业中将利润拿出来,那企业本身就没有可用资金去扩张了,他原本资金充足,自然也无须在旗下公司要钱。

    所以他从美国回来之后实际可用资金大概在58.24亿港元。

    不过,后面他先是在港灯集团那边花了5.94亿港元;

    紧接着又给万安公司那边入资了2亿港元;

    不久之后又花了10亿港元从会德丰洋行手中买下联邦大厦、国际大厦这两栋中环商业大厦;

    随后又花了2亿港元从马家那边收购了东方报业公司;

    紧接着又花了将近2亿港元拿下中华煤气公司49.9%的股份;

    与郭河年合作共同拍买上环地块搞商业广场项目前期资金也花了2.5亿港元;

    4月份又成功拿下九龙巴士49.9%的股份,也花了大约3.6亿港元的资金;

    而置地集团这26.27%股份,花了大约22.3亿港元;

    怡和洋行的15.23&股份,也花了大约7.6亿港元。

    不算不知道,这么一算,他这半年时间,居然花了将近58亿港元!

    这花钱速度,哪怕是林浩然计算一番之后,都感到震惊不已。

    “钱的事情,我会搞定的,置地集团的股份继续按计划吸纳,怡和洋行可以暂时停止。”林浩然想了想,说道。

    从麦理浩对怡和洋行的态度来看,他想要拿下怡和洋行,可能性有点小,但是置地集团他势在必得。

    在林浩然的心目中,怡和洋行的重要性也远远不如置地集团,所以他倒也无所谓。

    怡和洋行能拿下也行,不能拿下,也可以成为他控制置地集团的一个重要谈判筹码。

    这也是他要吸纳怡和洋行股票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