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这就赚了260亿港元?(2 / 6)

对汇沣银行的收购,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即便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顺利合并,其市场份额与林浩然旗下银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比,犹如小巫见大巫,差距悬殊至极。

    在短时间内,渣打银行想要在市场份额上实现对林浩然旗下银行的反超,无疑是天方夜谭,根本毫无可能。

    林浩然看着这份数据,目光停留在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上面。

    “持有和记黄埔集团18.71%的股份。”

    “持有长江实业集团16.25%的股份。”

    读着这些数据,他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嘴角,一抹微笑悄然浮现。

    要知道,那位在前世声名赫赫、被尊称为“李超人”的商业传奇人物,在这个世界中,不仅屡屡被林浩然抢先截获诸多机缘,如今,恐怕他做梦也想不到,林浩然竟已悄然成为他旗下这两大控股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了吧?

    虽然同是香江商界巨头,但林浩然在这三年时间里,与李加诚平日里接触甚少,彼此间几乎没什么深入了解。

    因而,在商业合作方面,双方也鲜有交集,少有携手共进之举。

    当初对靑洲英坭进行私有化那件事,李加诚选择让步,并不是林浩然欠了他什么人情,不过是李加诚看在包裕刚的面子上,才做了这个顺水人情罢了。

    然而,后来局势陡变。

    林浩然成功收购东亚银行,汇沣银行却对东亚银行展开主动打压,而李加诚竟毫不犹豫地强势全力支持汇沣银行。

    自那之后,两人实际上已经连普通商业上的朋友都算不上了。

    林浩然实在无法体谅一个站在自己商界对手身边、助力对手打压自己的人,他自认没有如此宽广的胸怀。

    无论李加诚是出于迫不得已,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即便他有心缓和与林浩然的关系,林浩然也绝不会答应。

    同为华人企业家,对方不帮自己人就算了,反而在他没有得罪过对方的情况下,对方公然站在对立面给东亚银行搞事情,这般行径着实让林浩然心生恼怒。

    但无论如何,这位可是他前世便熟知的商业领域如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多年来一直稳稳占据着华人首富的宝座。

    如今,自己竟能悄无声息地成为他旗下两家企业的第二大股东,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林浩然心里还是觉得挺爽的。

    说不定,这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在未来还能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呢!

    只可惜,李加诚行事风格极为稳健老辣。

    他直接持有长江实业的股份比例超过40%,就是为了防止别人盯上长实;

    对于和记黄埔,虽是借助长江实业来持股实现对和记黄埔的控股,但这间接持股量同样超过40%。

    这般高的持股比例,让林浩然若想发起收购战,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即便他财力雄厚,可只要李加诚打定主意不愿出售股份,那这场收购战从开局便已陷入僵局。

    林浩然心里明白,李加诚在商场纵横多年,对旗下企业有着极强的掌控欲,绝不可能轻易把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商业版图拱手相让。

    而想偷偷通过股市吸纳股份,就更不可能。

    李加诚的智囊团专门研究香江各大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与市场动态,对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着极高的敏感度。

    据林浩然所知,长江实业集团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监控体系,实时追踪着每一笔大额交易,尤其是针对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这样核心资产的股份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