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们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钱!
伯顿重重地点头,将马世民的建议也牢牢记下。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本局限于香江建材市场、房产行业、巴士行业的思维被彻底颠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全球技术博弈舞台。
就在这时,水翼船的速度明显减缓,发动机的轰鸣声低沉下来。
透过舷窗望去,蛇口客运码头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崭新的码头设施、飘扬的旗帜以及码头上隐约可见的迎接人群,标志着他们已经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林浩然走到船边,往码头那边望去。
后世,他在鹏城工作过多年,对这座城市极为熟悉。
那个时候的鹏城,可是世界一线城市,高楼林立,繁花似锦。
而如今,1981年的鹏城,还只是一片刚刚苏醒的土地。
放眼望去,没有摩天大楼,没有车水马龙,更多的是低矮的厂房、繁忙的工地和远处郁郁葱葱的田野。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海风的咸味,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蓬勃向上的建设热情。
这种巨大的时空反差,让林浩然心中生出一种奇妙的感慨。
他亲眼所见的,是一个时代巨变的起点,而他,正站在这起点之上,并且即将参与其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进程。
蛇口港建设得比较简陋,甚至没有一艘大船,空荡荡的。
林浩然整理了一下情绪和衣襟,脸上恢复了沉稳自信的笑容,率先走下船。
马世民、伯顿等人紧随其后。
码头上,以鹏城市政府秘书长为首的迎接队伍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双方握手寒暄,气氛热烈而友好。
“林先生,一路辛苦了!我代表鹏城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您和各位企业家莅临指导!”秘书长握着林浩然的手,用力地摇了摇,语气真诚而热情。
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香江大亨,是近年来对鹏城投资力度最大、项目最实在的商人,没有之一!
是真正的“财神爷”和“实干家”。
现在才1981年,改革开放还处于最初期。
虽然因为林浩然的带动下,已经有不少香江商界大佬业也比林浩然前世那个世界同期提前投资珠三角了,但是投资都比较谨慎,他们生怕投入的资金都打水漂了。
所以说林浩然是鹏城,乃至整个内地最大的外资投资商,也不为过了。
而且,去年他们向林浩然求助,珠三角地区刚刚开始改革开放,需要大量的制造业。
没想到,林浩然不仅爽快答应,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和魄力,推动了“万青-蛇口制造产业园”的落地,引入了朗维集团旗下十八家知名快消品牌入驻,直接带来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和预计数亿美元的出口产值。
这对初创阶段的鹏城特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意义非凡。
“秘书长太客气了,是我们来叨扰了,看到蛇口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这崭新的码头,我们感到非常振奋和期待,鹏城特区的高效率和务实作风,给我们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林浩然笑着回应,举止得体,气场不凡。
万青集团内地负责人杨名逸此刻也已经带着公司的人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