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内地的重视!(2 / 6)

一批,再在内地选拔有潜力的苗子重点培养,但这需要时间。”

    “这是必然的过程。”林浩然表示理解,“人才培养是长远大计,要舍得投入,可以考虑和内地的一些理工科院校建立合作,设立奖学金,定向培养我们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培训生。

    眼光放长远,未来内地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超乎想象。”

    内地的高校学子,虽然因为环境问题,眼光在初期或许还带着些地域的局限,但是人口基数庞大,有天赋的人才,绝对不少,只是尚未挖掘出来而已。

    “老板说的是。”杨名逸深以为然,“我们已经和羊城那边的中专学校有了初步接触,下一步正计划与羊城的一些高校谈谈。

    别的不说,其实置地集团旗下的朗维集团前期三万员工,起码有近千人是粤省高校毕业生,还有三分之一是粤省各地中专学校输送过来的,另外有三分之一是珠三角附近的初中毕业生,剩下的,最起码是往届初中毕业生。”

    “很好。”林浩然赞许道,这说明,朗维集团的这些基层员工,质量很高,不是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在这个年代,中专生在内地其实已算得上是高学历群体。

    中专毕业生在农林、水电、商业、财经、卫生、师范等诸多领域都能轻松找到稳定的工作,甚至还享有就业包分配的优厚福利。

    这样的待遇,使得中专生在这个年代的社会中备受尊崇,地位颇高。

    毕竟,高考恢复也才仅仅4年时间。

    而停止高考的那十年时间,大学招生主要采取推荐制,并非通过统一考试来选拔人才。

    在那个特殊时期,干部子女往往凭借家庭背景和权力关系,更容易获得宝贵的入学机会。

    因此,许多人才也在这不公平的选拔机制下被埋没,错失了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我、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机会。

    但作为敢于吃第一个螃蟹的先行者,林浩然旗下的企业却有幸吸纳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本科大学毕业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随即他又转向伯顿:“伯顿先生,你们也看到了,这里就是一片等待开垦的沃土,且当地政府又大力支持我们,万青集团未来想要进军精密制造和工业基础件的计划,鹏城完全可以成为核心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伯顿先生,你的调研团队,必须把内地的产业配套、人才储备、政策导向等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明白,老板,从工业园区的建成,就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活力和效率令人惊叹,劳动力素质和学习能力也比想象中要高。

    我会尽快组建一个包含技术、市场、财务专家的团队,深入调研,特别是您提到的收购和合资目标,我会优先关注那些其技术能与内地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形成互补的企业。”

    夜已深,林浩然最终还是选择了住在当地政府安排的宾馆中。

    宾馆外,甚至驻扎了一支小部队。

    由此可见,内地方面对林浩然等人的到来是非常重视的。

    一晚上,很快便过去了。

    七点钟,林浩然被闹钟准时吵醒。

    由于工业园区的开业典礼是上午的八点钟,他自然不能睡到自然醒。

    这万一不小心睡过头了,这可就尴尬了。

    起身洗漱完之后,林浩然神清气爽地走到窗前。

    接待宾馆在万青-蛇口工业园区附近,距离大概有两公里左右,是一栋8层高的建造,在这附近也算是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