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内鬼,一定有内鬼!(3 / 6)

;   但商场如战场,现金流就是血液,一刻也不能断流。

    这两年,为了让长江实业将和记黄埔的股份增持到40%,长江实业以往投资的其它股票,早已经卖精光了。

    否则,他倒是可以通过变卖其它股票来筹集资金。

    至于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股份,他如今更不可能卖。

    股价都跌了多少了。

    如果现在才拿来卖,那他如果现在才拿来卖,那他李加诚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不仅账面亏损惨重,更会向市场传递出极度恐慌的信号,彻底坐实寰宇报告的指控,引发股价的螺旋式暴跌。

    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况且,现在卖,也要卖得出才行啊。

    向商界朋友借钱?

    他的商界朋友,大多数是地产界的大佬。

    而如今地产业由盛转衰,各地产业老板都自顾不暇呢,他又能找谁借?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包裕刚和他关系倒是不错,可包裕刚自从入主九龙仓后,至今都还没有恢复元气,靠包裕刚就更不可能。

    他缺的资金太多了,正如寰宇调研公司的报告那般,和记黄埔短期债务占比惊人,预估超过12亿港元的债务将在未来1到6个月内到期。

    实际上,和记黄埔的短期债务比寰宇调研公司预估的还要略高一些,将近13亿港元!

    当然了,寰宇调研公司的预估误差,已经算得上是非常精准了。

    毕竟有些支出,和黄是不公开的,没有公开,就代表寰宇调研公司无法获取有关数据。

    半年内,这13亿港元是一定要还的。

    而且,13亿港元远远不是和记黄埔的总债务,这只是半年内到期的债务。

    和记黄埔要半年内还的,是数十亿港元债务!

    当然了,那些一两年到期的债务,倒是无须考虑太多。

    可半年内到期的,是一定要想办法了。

    即便是原本和富国银行商议的六亿贷款,也不过是能够撑过一段时间而已。

    如今,这6亿港元也没了。

    实际上,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都还有许多流动资金的,比如百佳超市、屈臣氏等零售行业的那些货款,还有各公司的营业额。

    这些,如今都在汇沣银行里面。

    可这些资金,根本就不能动用,因为都是和记黄埔旗下各子公司的运转资金。

    在各业务营业额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如今这些企业甚至都做不到盈利,能保持正常运作就不错了。

    如果真的从各子公司抽这些资金,那么这些看似庞大的零售和业务网络,很可能瞬间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瘫痪。

    百佳超市无钱支付供应商货款,屈臣氏无法采购新货,港口业务无力支付燃油费和设备维护费……

    那引发的连锁崩塌将比单纯的债务违约更加可怕,会彻底摧毁和黄几十年建立的商业信誉和运营体系。

    所以,这些钱,只能躺在账上给各子公司利用,他根本不敢抽出一分钱!

    李加诚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