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官侠小说(2 / 2)

道。

他听后自然是欢呼雀跃,不胜欢喜,于是这样回复道:“比如说小桥,他后来去了永川区文联,这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意思?”我顺藤摸瓜问他。

“他说是他主动提出申请的,然后上边同意了,于是他就调入文联了,一个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地方。”他刷刷回道。

“怎么了,有问题吗?”我追问道。

“没问题呀。”他用卖关子的口吻说道。

好,既然没问题,那我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果然,稍后他又巴巴地发来信息:“可是,我以为越是表面上看着没问题,其中的问题就越值得琢磨。”

“哦?”我道,绝对惜字如金。

“你看啊,写作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体验,对不对?”

“那是自然,要不然以前很多演员就去体验生活了。”

“他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一个真真正正的岗位,去一个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地方呆着,而且看着也比较清闲和舒服,在本质上是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他循循善诱道,有意将我往他的圈子里带,好将我的脑子变成他思想上的跑马场。

“你这样理解?”我翘然问道。

“没错。”他傲然回道,硬皮得要命。

“也是啊。”我由衷地佩服道,只能如此了。

“对一个十分优秀的已然取得巨大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家来说,这个平级调动差不多就等于是直接切断了他的创作源泉,在很大程度上让他失去了后续的创作动力和**,难道不是吗?”他口气硬硬地说道,似乎只有这样说了,心中才能感觉顺畅些。

我倒是觉得他大可不必说得如此直白和决绝,因为这个事说到底离我们还是太远,所以他的语气应该更委婉一些才好。

“你这样理解?”我表面上这样问他。

“没错。”他毅然决然地回道。

好吧,我闭上眼睛仔细地想了想,感觉他的话确实不无道理。再优秀的作家,包括那些叫人高山仰止的中外名家,除了写科幻和穿越小说的之外,绝大部分人的创作源泉还是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如果没有厚实而充沛的人生经历打基础,做底蕴,这个人就是再有超凡的观察力和扎实的书写能力,也是断然写不出好作品的。这和北人不梦象,男人不梦驼是一个意思。总之,对一个作家而言,经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哪怕是其他方面欠缺一些也行。就拿一直都红透半边天的路遥来说吧,要是让他去写有关东北人或者东南沿海人家的事情,他恐怕也写不出来什么像样的作品。

说到这里时,他又搬出来一个更加强有力的证据,以便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借此机会再巩固一下他的光辉形象,说实话,他已经够炫目的了,我以为:“在一次访谈节目当中,小桥老树自己就特别强调说,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领域,避免陈词滥调。”

哦,这个访谈我还真没见过呢,且听他说下去。

“他说,像我写侯沧海写到后半部分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商业上的亲身经历,写得很费力,也很难写出波澜壮阔的画卷。”他很快就抛过来一段复制粘帖的话,一看就是原封未动的,这样更显得真实有力,更显得他是一个习惯于用事实说话的人。

“嗯。”我道,这就是我的全部态度。

“你看看,是不是这回事?”他不甚着急地说道,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好像我再也提出什么更有价值的对立观点了。

“的确是,你用他后来的话,论证了你先前的观点。”我直接慷慨地赞扬道,可算是遂了他的心,合了他的意。

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所有评价,他说得没错,一直都没错,我不过是为了多听听他的某些精彩观点,而在恰当的时机有意地和他唱唱反调而已,我并不是真的反对他,而且我也没理由反对他。

他接着便更加卖力地论证道,随手就能举出很多我此前并不知道的论据,看来他对这部作品研究得比较深入,很多见解确实比较深刻到位:“一开始修路那段写得还不错,可谓是生动有趣,一波三折,其中不少细节还是很真实的,尽管实际上也不怎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