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日军的战线拉得太长,从华北到华南,像条绷到极致的橡皮筋,随便哪一处断裂,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陆军部得到的反馈是打不动,打不过。
极其不甘心啊。
难道真的要兵败于华夏?
不少帝国的目光关注到战场,接连的两场胜利,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军民的不屈。
尤其是第八战区的此次扩军,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各国的情报机构将150万的数字加粗加红,投放在决策者的面前。
这支突然崛起的力量,可以改变远东战场的天平。
李峰的名号,从不入流的支那军人,正演变成世界名将。
归根结底一句话,小鬼子的师团不弱,那么能够反胜日军师团的第八战区,战斗力必然也不差。
对于阿麦瑞克帝国而言,发战争财是核心。
一旦日军不中用了,他们不介意开放军火渠道,给华夏战区补上一剂强心针。
当然了,强心针的代价是黄金、钨矿、资源等。
山城的统帅根本不高兴好嘛。
虽说借机宣传了胜利,谋求更好的政治视野,但大片占领区落入李峰手上,比杀了他还难受啊。
这个年轻人,俨然成了新的大敌。
战区之下,又多了一个具备掀桌子能力的人。
对第八战区再一次投来善意的还是苏维帝国,原因无他,如果跟李峰交恶,很不利于苏维帝国的局面。
西边有汉斯帝国虎视眈眈,且不断有消息传出,说对方近期就要进攻了。
从双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看,随时都可能爆发战斗。
这时候李峰扩军至150万,比之前的威胁大了三倍。
稳住第八战区,才能应对危局。
恰好李峰想从对方手上榨干一下价值,与苏维帝国联络官商讨两件事情,其一是增加SVt40生产线,利于占领区的工业基础,改造两个枪厂出来,让对方提供技术人员支撑。
第二件事,那就是考虑批量更换一批水连珠步枪。
一旦加入到苏维帝国战场作战,弹药就是最大的问题,继续使用6.5毫米口径的步枪,既有威力不足的弊端,也有弹药供应的压力。
当然是给入场部队使用1891\/30步枪2型、莫辛纳甘狙击步枪、SVt40半自动步枪,维持部队的基层火力。
换装是必然,加大半自动步枪的生产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