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不少民众看到声明后,自发聚集在街头,举着 “摒弃前嫌,共抗日寇”“谴责消极避战” 的标语,高声谴责第一战区和第六战区的不作为。
曾在前线失去儿子的老人,举着儿子的照片,声泪俱下地喊道:“我儿为抗日牺牲,可有些战区却躲在后面不做事,对得起前线的将士吗?对得起我们的惨痛教训吗?”
街头的民众越聚越多,口号声此起彼伏。
有学生团体联名写信,要求严惩消极避战的战区将领,督促各战区尽快联合起来,支援战斗。
一时间,舆论的矛头直指,也让第一战区、第六战区的司令长官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
原本隐蔽的派系矛盾,因李峰这篇声明彻底摆到了台面上,而全国民众的目光,都聚焦在了 “各战区是否会摒弃前嫌、共同抗敌” 这个问题上。
李峰看着从各地传来的舆论反馈,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这篇声明不仅是为了鼓舞士气、施压其他战区,更是为了唤醒全国民众的凝聚力。
站在大义的旗帜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可真是太爽了。
明明是为了远东战区司令部摇旗呐喊,侵蚀国府军事部门的权利,可从表面看起来。他李峰才是忧国忧民的那位,才是一心抗战的英雄。
参谋走进来,汇报说前线机场扩充工程已连夜启动,士兵们和当地百姓一起扛水泥、铺跑道,干劲十足。
李峰点了点头,再次望向鄂北的地图:“10 天夺回鄂北,不仅是给民众的承诺,更是给日寇的警告。有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再加上第五战区的配合,这个时间不是问题。”
“我既没有时间跟鬼子11军你侬我侬,也没有时间跟国府纠缠不清,利用鄂北的雷霆一战,给华中日军来点震撼力。”
“通知前线司令部,成立江北集团军,我将带参谋人员前往,亲自督战。”
“抽调38t坦克100辆,T-34坦克30辆,补充到集团军麾下。”
安排完这些,李峰走出办公室。
一旁的汤姆逊、史迪威都在。
两人对鄂北战场并不感兴趣,唯独关心高丽战场、翡翠战场。
“李长官,刚刚接到消息,日军集结了一个半师团的兵力,已经到达翡翠王国南部,有意封锁华夏南部的公路线,形成局部的封锁局面。”
“我们在考虑开辟新的远征战场,希望你能帮忙抽调兵力。”
李峰痛心疾首啊。
远征战场难打,因为后勤路线紧张。
即便可以把兵力运输过去,缺少有效的作战资源,未必能拦住日军的精锐。
坦克、火炮、炮弹难以供应。
除非他亲自过去,依托即时战略视野,能够以轻步兵痛杀日军。
所以远征战场开辟之前,必须拿下远东战区司令的职权。
要是让统帅微操,送过去多少人,只会葬送多少人。
“我们决定去一趟山城,相约统帅部商议,从整个远东战场的局面入手,分析利弊。作为远东战区的司令官,李长官需要亲自跑一趟了。”
嗯?
亲自去山城?
扯什么犊子呢,那不是自己往水坑里跳。
万一安排人手把他李峰给扣下来,去他妈哪说理。
虽然李峰挺想去那边装个逼的。
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装逼跟个人安全比起来,自然是后者更重要。
连忙摆手拒绝:“去山城就没必要了,等我拿下鄂北,共约在鄂城会晤,携胜利之势,强迫统帅部安排兵力,支援远征战场。如此一来,此事可行。”
“务必要让统帅部配合行事,交出指挥权,否则远征军难以抽调,更无从指挥。”
史迪威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接下来务必以阿麦瑞克帝国的层面,向山城统帅部施压,务必强化远东战区司令部的职权,有权利调动远东的一切兵力跟资源,配合整个战场。
剃头挑子一头热,显然做不成大事。
施压,必须给山城施压。
……
山城统帅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几乎让人窒息。
桌面上摊开的远东战区声明,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参会将领和官员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