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招揽年轻军官(2 / 2)

,自认为可以带领美械装备师,快速形成反扑局面,思考问题的标准也比较单纯。

这让李峰决定压一压招揽的想法,先当一个工具人用着,让他担任新三师的师长,等候调动。

剩下的两位师长,一个是第五军的余绍,一个是桂军出身的吕国权。

对于余绍,李峰没有兴趣了,决定从第八战区内挑一位师长过来,担任新四师的师长,随时可以作为应急兵力。

鄂北兵力中的年轻师长王俊,带着新编师跟日军硬碰硬,很有血性的一个家伙,属于可培养人才,将他安排过来。

也算是李峰安插在远征军内的一个嫡系。

而桂军出身的吕国权,对中央军心有隔阂,又属于地方军出身。

第八战区跟第五战区目前关系尚可,可以考虑收入麾下,先凑活着用,有合适的人选了再换。

这样五个师的师长基本落实下来,至于两位中将军长,就考虑送回统帅部了。

杜这人是统帅的嫡系,哪怕手上空无一人,也会被委以重任,毕竟接下来要考虑第二批远征部队,没准他就可以过去压轴。

怎么安排这些光杆军官是统帅部的问题,这就不是李峰可以操心的事情了。

反正接收了美械装备的远征军五个师,必须在他的指挥之下,任何人休想插手。

剩下的校级军官中,由孙铭出面进行一对一的审查,合适的可以继续留在军内接受整编。

不合适的一同遣送走,没有他们的职位。

远征军五个师进行了一大轮的换血,尤其是针对腐败的高级军官,一如剜肉治疮,当下可能疼一会,对整个身体而言是好事。

安排妥当以后,不需要考虑日军来袭的问题,安心进行美械装备的训练即可。

至于鬼子15军的压力,自有约翰帝国扛着。印支那摆在日军面前,必须先挡住这个雷。

顺带着再确认一下印支那部队的战斗力,是不是跟他记忆里的描述一致。

方便日后李峰突然翻脸,来一个千里突袭,击溃这支杂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