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坏了,史迪威开始长脑子了(2 / 2)

竟这支部队才刚刚整训。”

参谋没考虑这些,打赢了日军。

应该考虑怎么晋升,怎么写报告,怎么庆祝。

还复盘个屁啊。

但史迪威需要复盘,他想确认一点,这场反攻的胜利,到底是斯利姆的功劳,还是李峰在背后算的精准?

日军俘虏的口供记录:阿尔干的仗打完,我们连枪都举不动了,听到盟军的脚步声就想躲。

这不是个别士兵的想法,是整个日军残兵的心态。

他们缺粮、缺弹、缺少指挥,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怎么组织反击?

而李峰又是如何笃定这些?

如何对日军内部的情况了若指掌?

看似是李峰把远征军强行拉过来,强行蹭了斯利姆的功劳。

可实际上呢,远征军经此一战,不仅熟悉了美械,更找回了士气,从最初不敢靠近日军尸体,到后来主动搜捕残兵,这股劲练出来了,战斗力必然不差。

打赢一场仗,最该记功的是冲上去捡果实的人,还是先算准果实会掉在哪的人?

对于帝国而言,该把目光放在斯利姆身上,还是隐藏在战局之下的李峰身上。

仔细回想一下,从埃尔文指挥的惨败,到这位年轻的指挥官接手,对战场的把控超出常人理解。

仅仅通过两次轰炸,便间接的瓦解了日军8万主力。

斯利姆忙着报捷,是因为他只看到消灭 5 万日军这个数字,眼光跟格局显然不够。

史迪威把所有文件按顺序叠好,摆成一条直线,看到的是李峰料敌于先机,再借追击战让新兵练胆、练技、练士气,最后把一支刚摸美械的部队,调入了阿尔干山脉熟悉丛林战。

甚至可以趁机掌握阿尔干山脉的主动权。

日后要是翻了脸,这支部队便可以提托阿尔干山脉作战。

把该干的事情跟不该干的事情全干了。

这到底是哪来的妖孽啊。

史迪威转身,语气里多了几分笃定,命令随行的参谋,“让情报部门查一查李峰的情报渠道,能把日军内部的情况摸得这么准,他手里肯定有我们没注意到的情报手段。”

“斯利姆那个傻子,被人当工具人利用,还在那沾沾自喜呢。”

史迪威吃了几次亏,显然长了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