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所以,别看足足三部电影,但实际易安的投资金额并不算多,更不用说还能拉一些其他投资。
除此以上三部电影之外,《爱情呼叫转移2》也计划立项,仍然是和中影合作。
那部《李米的猜想》,谈判推进也挺顺利,女主抢不下来,但可以推邓朝上位,曹保平对邓印象不错。
再加上之前已经投资的《太阳照常升起》《门徒》,以及重点项目《画皮》,这就是足足八部电影。
即便在内地诸多电影公司,也算是产量不俗的。
当然了,这些电影有些是早就投资,有些还在研究筹备。
所以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时间跨度两三年,分摊下来,一年也就三四部或者两三部,而且易安实际主控项目不足一半。
颜礼个人觉得,步子比他原本预料的要大一些,但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没办法,之前也说过,颜礼最开始想立足院线,扎根发行,制作以中小成本电影为主,稳扎稳打,然而,等真干起来就不是那回事了。
公司发展太快,步子迈小了绊脚,院线和发行也需要一定的自有业务支持。
产业链,产业链,一旦形成链条,那就缺一不可,想要运转顺利,一些弱势环节就得往上补。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颜礼也不能太保守,该砸钱就得砸。
好在,易安电影业务目前还算顺利,电视剧、广告等业务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让颜礼有了“撒野”的资本。
步子大了有风险,但也有好处。
抢占一定市场先机,更早的建立行业影响力,得到相关扶持和资源。
说的更直白点,上面是支持内地影视行业的,做的越大,发展的越好,上面就越关注越重视。
华谊、博纳能够杀出重围,固然有各种原因和优势在,但绝对少不了中影以及更高单位的功劳。
易安赶上这个内地市场快速崛起,各家影视公司开疆拓土的关键时机,能分一杯羹再好不过。
位置就那么多,颜礼和易安占了一个,其他公司可能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了。
这从电影局在正月开的一次会议也能看出一二。
除了中影、上影、八一厂等国字号,内地民营电影公司一共就来了六家。
华谊、博纳、星美、新画面,以及橙天和易安。
前面几家都是老面孔,易安和橙天则是“新人”。
易安不必多说,去年成绩亮眼,今年手笔不俗,又多处布局,属于很被看好的潜力股。
橙天其实在电影方面战绩不够,投资项目有限,但架不住太有钱,《赤壁》砸了上亿资金,一下子名号打响。
这六家不能说是内地影视公司最强的,还有诸如太合、华亿、世纪英雄、光线也都实力不俗。
但这六家公司是实打实的主营电影行业,作出一定成绩,且和中影及电影局比较亲近,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嗯,就是所谓的“自己人”。
电影局的会议,颜礼也不是第一次参加了。
多数话题都是老调重弹,什么刺激市场,增强内地影视文化能力巴拉巴拉。
?count=5&isday=1“ style=“widt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