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冲着陈阳微微点头,“陈,感谢你为罗勒比家族的帮助。”
当他们移步到下一件展品前,欣赏清雍正绿彩龙纹罐时,陈阳的讲解更加深入:“你们来看,这件绿彩龙纹罐是相当少见的珍品。”
他小心地调整展柜内的灯光角度,让绿彩的光泽更加突出:“特别之处在于绿白相间的配色,简洁雅致却不失庄重。这种配色在清代瓷器中并不多见,体现了雍正朝追求素雅脱俗的审美趣味。”
清雍正 绿彩龙纹罐
“绿彩描绘的升龙纹苍劲有力,”他指着罐身的龙纹,“您看这条龙,龙头高昂,须髯飘动,龙身蜿蜒上升,四爪张扬,仿佛要破罐而出,腾云驾雾而去。”
“隙地饰云纹,虚实相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底部装饰变体仰莲纹,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展现了雍正朝工匠精湛的绘画技艺。”
一边说着,陈阳一边小心地将罐子翻转过来,让两位女士能清楚地看到底部:“'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笔法工整严谨。”
“您看这款识,”他用手指轻点着字体,“每个字都端正有力,结构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这种规范化的款识书写,正是雍正朝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
“这种在黑彩勾线内以一色绿彩填绘的工艺,”陈阳继续解释,“始见于明成化朝,当时叫做'成化斗彩'的一种。但雍正朝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色彩更加纯正,线条更加流畅。”
“雍正皇帝同样是位艺术鉴赏家,他推崇素雅含蓄的美学风格,这件绿彩龙纹罐正是这种审美理念的完美体现。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白色代表着纯净与高雅,两色相配,既不失皇家气度,又不显过分张扬。”
展厅内战车国专家团队的工作在继续进行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专业而谨慎。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专注得像是在解读古老的密码,他正用高倍放大镜一寸一寸地仔细观察着那件成化斗彩碗的釉面,放大镜下每一个细微的纹理都被无限放大,连最细小的气泡、釉面的流淌痕迹都逃不过他锐利的目光。
他不时停下手中的动作,与身旁的同事用流利的德语低声交流着什么,那些专业术语听起来就像是在宣判文物的生死。另一个年轻的金发助手则站在展柜的另一侧,他手持一盏发出奇异蓝紫色光芒的特殊灯具,正小心翼翼地照射着一件嘉靖五彩罐的表面,那束光线如同 x 光一般穿透着瓷器的每一处细节,专门用来检查是否有后期添加的彩绘痕迹,任何现代颜料的分子结构都会在这种光线下暴露无遗。
陈阳和耿老两人站在不远处,表面上保持着主人应有的镇定和从容,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对这些检测工作毫不在意,但实际上他们的心中都如同装着一面战鼓,咚咚咚地剧烈跳动着,每一秒都是煎熬。
陈阳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青山居士制作这些瓷器时的每一个细节,那些看起来完美无瑕的艺术品,釉面如玉石般温润光滑,彩料层次分明自然过渡,款识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与真品别无二致,胎质细腻得如同婴儿的肌肤。
但只有陈阳和耿老两人心里清楚得像明镜一样,这些精美绝伦、几乎达到以假乱真境界的瓷器,实际上全都出自那位传奇仿古大师青山居士的巧手。
耿老的眼角余光时刻注意着那些专家的一举一动,当他看到陈阳额头上隐约渗出的汗珠时,悄悄地对陈阳使了个只有他们两人才能理解的眼色,那个眼神中既有安慰也有提醒,仿佛在说:放松些,深呼吸,青山居士的手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足以瞒过这些所谓的权威专家,我们要相信他的技艺。
陈阳接收到耿老的信号后,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是他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手心里不断沁出的细密汗珠,让他感到一阵阵的湿润和粘腻。
他太清楚这些战车国专家的来头了,虽然在眼力上,他们绝对不是华夏专家的对手,但他们也是欧洲古董艺术品鉴定的高手。不仅拥有着数十年的鉴定经验,和如鹰隼般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带着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最先进检测设备,任何一个微小到几乎不可察觉的破绽,任何一处现代工艺留下的蛛丝马迹,都绝对逃不过他们那些设备。
就在这个令人窒息的时刻,那位看起来最为资深的战车国专家,突然将注意力转向了陈列架上那件明宣德青花高足杯,他的目光如同激光一般锁定了目标。
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