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个月后,龙江之畔便换了人间。
数以万计的皇家工程兵团士兵和从各地调集而来的民夫,将那片原本荒芜的滩涂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一座座崭新的高炉拔地而起,黑色的浓烟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空都染成工业的颜色。
在江南商会不计血本的金钱攻势和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下,海量的铁矿石从东瀛、南洋,甚至遥远的印度被运抵这里。
经过“贝塞麦转炉”的吹炼,它们变成了一炉炉滚烫的钢水。
这些钢水又被浇筑成一块块厚重的钢板,堆积在新建成的船坞旁,如同一座座钢铁的小山。
蒸汽起重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将数万斤重的部件轻松吊起,再由成千上万的工匠用铆钉将其固定。
整个皇家第一造船总厂,就像一个贪婪的巨兽,日夜不息的吞噬着海量的资源与人力,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孕育着一个更加庞大的钢铁造物。
宋应星站在一座刚刚搭建好的高塔上,俯瞰着这壮观到令人窒息的景象,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当初随燕王殿下远征新大陆,已经觉得那是自己此生所见的极限。
可与眼前的场景相比,那不过是乡下村庄械斗般的级别。
这才是帝国真正的力量。
一种能够移山填海、重塑天地的恐怖力量。
而驱动这一切的,仅仅是东宫那位殿下的一个念头。
“宋大人,看入迷了?”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宋应星回头一看,正是新任的海军学院院长燕王朱棣。
“王爷。”宋应星连忙行礼。
“免了。”朱棣摆了摆手,和他并肩而立,目光同样投向下方那初具雏形的巨大龙骨骨架。
“本王每次看到这东西,都觉得口干舌燥。”朱棣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它就像一头真正的远古巨兽,仅仅是骨架就让人喘不过气来。”
“是啊。”宋应星感慨道,“殿下的智慧已非我等凡人所能揣度。”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船厂的管事连滚带爬的跑上高塔,脸上满是惊惶与汗水。
“王……王爷!宋大人!不好了!出……出大事了!”
朱棣眉头一皱,一股煞气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慌什么!天塌下来了?”
“不是……”那管事快要哭出来了,“是……是龙骨!龙骨的第三段和第四段主框架,对接的时候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什么?!”宋应星大惊失色。
这艘“定远”号的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造船工艺。
它是按照皇太孙殿下给出的“分段式建造法”来施工的。
整艘船被分成数十个巨大的区段,分别建造,最后再拼接成一个整体。
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加快建造速度。
但它对精度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恐怖程度。
任何一个区段出现偏差,都会导致整艘船的结构出现致命问题!
两人不敢怠慢,立刻跟着管事冲下高塔来到了船坞底部。
只见数百名大匠和工程师正围着两段巨大的钢铁框架,急得满头大汗。
那两段框架每一段都像一座小山,但在它们本该严丝合缝的连接处,却出现了一条宽达半尺的巨大缝隙!
负责船体结构的总工程师,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匠看到朱棣过来,直接跪下了。
“王爷!是老朽无能!我们……我们完全按照殿下的图纸来施工,可……可这钢铁在冷却和铆接的过程中会发生形变,这种形变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和控制!”
“我们尝试了所有办法,都无法消除这个误差!”
老船匠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朱棣的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分段式建造法”就是个笑话。
整艘船的工期将被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父皇和那位皇侄的雷霆之怒,是这里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
“去!立刻去东宫!禀报殿下!”朱棣当机立断。
半个时辰后,朱雄英的马车出现在了船厂。
他没有理会跪了一地的人,只是平静的走到那巨大的缝隙前,伸手触摸着冰冷的钢板。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后世无数关于造船的知识如同潮水般涌来。
热处理应力、焊接形变、结构冗余设计……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
“笔墨伺候。”
他没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