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1 / 2)

大烟墩,原本是大明关西六卫通往哈密的交通要冲,也是大明之前控制西域的关键节点。

但自大明逐步放弃关西后,这里也就随之被废弃。

而此时,大烟墩却是人吼马嘶,旌旗遍布。

祖大寿风尘仆仆,在祖宽和吴镶、吴三桂等人的簇拥下,快步前往大烟墩临时充作中军的土屋。

曹文诏早已等候在此,见到祖大寿,当即迈步上前,拱手道:“祖兄一路辛苦。”

祖大寿等人也赶紧见礼道:“见过镇西伯。”

曹文诏摆了摆手,对几人招呼道:“军情紧急,祖兄,咱们入内说话。”

一行人进入土屋,曹文诏直接走到悬挂着的舆图前,指着舆图上,原赤斤蒙古卫所在的位置,转身对祖大寿等人道:“据斥候的探报,尔林勤所部,并漠北扎克萨部的三万骑兵,此时就驻留在赤斤蒙古卫,以及东边五十里外的骟马城。”

祖大寿凝目看向地图,上面早已清晰的画出了敌我双方的态势,以及彼此的兵马部署情况。

目光从舆图上收回,祖大寿看向曹文诏道:“镇西伯,那……”

“祖兄,你我兄弟相称就是,如果不是因蒙兀儿人东进,恐怕你也早就收到朝廷册封了。”

不只是曹文诏觉得别扭,祖大寿自己也觉得不适应,听他这么一说,也哈哈大笑道:“哈哈,好,允武兄。”

“你觉着下一步的战事该如何进行?”

曹文诏也没谦让,当即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哈密方向的蒙兀儿人这一退,我大军就可抽调出来,尔邻勤便成了瓮中之鳖。”

“我军兵力占优,且士气正盛,依我之见,当兵分两路,一南一北,从两个方向,对尔林勤和札萨克图部发起进攻。”

“同时,快马报与肃州杨军门,请其尽出城中精锐,自嘉峪关向西出击,三面合围,让尔邻勤插翅难飞!”

祖大寿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正合我意,只是肃州兵马多为步卒,出关野战,恐难以追上尔邻勤的骑兵,若能以精锐步卒固守关隘,并以偏师前出牵制,使其不敢全力应对南北两路,则为上策。”

曹文诏点头道:“可,即刻遣塘马飞报杨军门,陈明我方计划,请其相机行事,务必牵制住尔林勤。”

计议已定,命令迅速下达。

曹文诏抽调斯楞额尔德尼部三千骑,抽调察哈尔两千骑,加上两千大同骑兵,合计七千兵马,一路南下,至卜隆吉河转道向东,从北边对尔林勤和扎克萨图部发起进攻。

祖大寿则率领剩下的万余骑兵,过沙洲,至疏勒河东岸,从南往北展开攻击。

与此同时,曹文诏派出的信使,也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给肃州的杨嗣昌。

七天,一千两百多里的距离,信使只用了七天就从哈密赶到了肃州。

杨嗣昌在接到消息后,也立即动了起来。

哈密方向大军如此规模的调动,根本无法完全隐匿行踪。

很快,游弋在外的尔邻勤军斥候,便发现了异常,惊恐万状地将消息带回。

赤斤蒙古卫旧址,临时搭建的王帐内,尔邻勤接到接连不断的急报,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西边出现大量明军骑兵?”

“难道是大烟墩的曹文诏部动了?”

“是不是哈密方向的明军溃兵?”

“肃州方向?嘉峪关倒是没有什么异常。”

大帐内的一众蒙古贵族,在听到消息后,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尔邻勤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道:“安静!”

待帐内众人皆闭嘴以后,尔林勤这才能静下心来,仔细思量。

哈密方向的明军,这个时候忽然大规模东进,定然不是什么溃兵。

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明军击败了蒙兀儿人。

另一种可能是蒙兀儿人和明人媾和,撤军了。

除了这两种可能,尔林勤想不到还能有什么能让明军不顾哈密战局,倾大军东进。

只是,无论是哪种可能,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他成了孤军,暴露在明军主力的兵锋之下。

巨大的危机感如同冰水浇头,让他陷入了狂躁。

“扎尔布!”

听到尔林勤的召唤,一名身材有些瘦小的蒙古汉子应声而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