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方能坚定。
仁者安仁,出自《论语》,即仁德之人以“仁”为自然归宿,无论贫富皆能安守。
一句话,引用两本经典,如何理解前者和后者的逻辑关联,便成了重中之重。
苏慕白在简单思索了一番后,心中已经有了结论,随后用笔蘸了蘸墨水,开始答题。
明界限以立其志,安仁德而固其心。
简单两句话用来破题。
夫止者,非徒驻足也,乃识所当归;仁者,岂独守静耶?实性之所存。
紧接着自然便是承题。
因为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答题思路,所以苏慕白下笔如有神助,洋洋洒洒一篇策论便新鲜出炉。
因为是模拟科考,所以在简单核对了一下文字,确认没有犯忌讳,思路也没有问题之后,苏慕白随即便开始把文章誊写到了墨卷之上。
前文说过,科举是异常残酷的,无论是对于学子的才学、性格乃至于运气,都是一场全面的考验。
卷面整洁,那是科举最基本的要求,涂涂改改这种情况是大忌讳。
尤其是乡试、会试和殿试,对于卷面的要求更是到了严苛的程度。
那如果举子不小心写了错字怎么办呢,只能隐晦性修补。
考生需掌握“挖补技法”,用刀挖去错字,补纸浆后焙干,使修补处与原纸无异,修补后还需通过监考检查,避免有作弊之事。
那如果一不小心把纸挖坏了怎么办,很简单,名落孙山,科举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先在草纸之上书写文章,检查无误后,再小心誊写到墨卷之上。
许多手残党写字慢的,那就只能小心再小心,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了。
言归正传,在苏慕白誊写完墨卷之后,便小心的将墨卷挂起来风干墨迹,避免出现不小心碰到污卷的情况。
庄学究在看到苏慕白已经答完卷后,也是不由得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道题可是他特意挑选的一道难题,单单破题,一般的学子都得挠头想半天。
即便是像顾廷烨和盛长柏这些才华出众的人,现在也不过将将写了一半,可苏慕白居然已经写完了。
庄学究反应尚且如此,就不用提其他人了。
盛长柏和顾廷烨还好,虽然看到苏慕白答卷完成有些着急,但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的写着文章。
但盛长枫可就坐不住了,他是最喜欢出风头的人,一看苏慕白都写完了,当即也加快了速度。
过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后,苏慕白的卷子已经风干好了,庄先生站起身来到苏慕白身前,将苏慕白的卷子取了下来微微一笑道。
“苏公子,老夫先看看你的文章。”
苏慕白微微点头后笑着说道。
“先生请。”
庄学究随后便驻足原地捧着卷子看了起来。
这一看,庄学究便入了神。
当读到大结之时,庄学究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
“好,好,好啊。”
眼看着庄学究这般反应,众人也是无心答题了。
庄学究此时也反应了过来,知道自己打扰了众人,随后庄学究看向众人说道。
“尔等先答题,不要受影响,晚一些老夫将苏公子的文章贴出来,你们自行观看一下,便知为何老夫如此这般了。”
听了庄学究的话,众人越发好奇了。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后,几人都把文章写完了。
盛长柏迫不及待道。
“先生,劳烦您将苏兄的文章贴出来我们看看吧。”
庄学究微微点头后道。
“好,你们把自己的卷子交上来,你们两个,把卷子贴好。”
一旁的两个小厮按照庄学究的吩咐,把苏慕白的文章贴在了柱子上,盛长柏等人随即围了过去。
众人细细品味着苏慕白的文章,只觉得宛如醍醐灌顶,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题目偏差出在了哪里。
当看到了苏慕白文章的大结之时,顾廷烨更是情不自禁的诵读了出来。
“由是观之,君子欲明明德于天下,必自知止始;欲止于至善,必自安仁终。内外相济,本末一贯,圣学之全功在是矣。”
“妙,妙啊,苏兄这文章做的